3)第218章 复盘_谍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中规定的作战方针:“第10军须与海军协同在杭州湾北岸登陆,尽速前进到SH市西南地区,同上海派遣军一起消灭上海周围的敌人”。

  作战部署是以第6师团,第18师团和国崎支队为第一线部队,

  在金山卫东西两侧地区登陆,随后第114师团和第1,第2后备步兵团等第二线部队陆续登陆。并要求以闪电式作战推进至黄浦江一线,然后渡江向SH市区南面和西面前进,以截断沪杭铁路,与从SH市区北面南下的上海派遣军合力围歼上海地区的国军。

  看到这些沈千舟阵阵不安,于春晓给自己来的消息。

  军事委员会内部还有分歧,究竟是撤退还不撤退现在是各有说辞。

  以现在的局面再不撤就来不及了。

  沈千舟痛心疾首,如果当时采纳他的意见,重兵把守金山卫,现在的局势不会这么紧张。

  虽然艰苦,不过尚可一战。

  现在这种局面,已经无力回天了。

  特别是第10军登陆方向与上海派遣军南下方向,形成了南北对进,分别从淞沪战场的左右两翼展开。

  在淞沪战场左翼,早先由长江南岸上陆的上海派遣军当时正由北而南,向苏州河一线攻击前进。

  第10军则选择在淞沪战场的右翼,从南向北进攻国军的右侧背。经日本军部谋划的两翼迂回战略,其目的在于从南北两面实行迂回包抄,将东临大海的淞沪战场国军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以图歼灭。

  从杭州湾登陆,可澉浦长江浏河口全部的海岸和江岸线,大致有8个登陆场可选。其中全公亭到金山卫地区,可容3个师团左右的兵力登陆,且上陆后便于战役展开,向纵深快速推进。

  这一地带北面有3条公路,1条铁路通往上海和杭州,同时又经太湖南面通往苏皖边境和南京的交通要道。

  而且该地区又是国军防线薄弱环节。

  因此,日本参谋本部在10月20日制订的《第10军作战要领方案》中规定:

  “第18师团于金山卫东方海岸登陆,以一部向金山卫东北侧,以主力尽快向松江西南方黄浦江一线前进。”

  “第6师团(配属国崎支队)于金山卫西方海岸登陆,以国崎支队向金山卫城西北侧,以第6师团经金山(洙泾)向松江西方地区前进,切断沪杭铁路”。

  “第114师团在第18师团之后方登陆,该师团右侧地区向闵行渡场附近前进。”杭州湾北岸的金山卫及其东西地区,南距SH市区约40公里,为淞沪战场右翼的海防要地。

  可是,军事委员会和第3战区司令部都未重视该地区的警戒和防卫问题。

  早在华北事变前,南京军事委员会在规划,建设京沪杭国防工程时,由于认识上的失误,金山卫设防事宜竟未被纳入计划。

  原因是1933年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