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18章 复盘_谍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南京陆军大学第10期学员到金山卫野外战术实习和调查时,

  误认为水浅涂深,大小船只靠岸困难,向内又是水网地带,河港纵横,不利于大兵团登陆作战。

  1935年,唐生担任全国执行部主任时,曾带领参谋人员到金山卫实地考察。

  “他们视察后,也认为登陆不利,就未筑工事,不设防,反认为乍浦重要,选筑乍浦至嘉兴线据点工事。因此警备司令部也未在这一带设监视哨或瞭望哨,这是事先犯下的错误”。

  及至淞沪会战开始后,由于之前种种错误认识,给南京军事委员会严重误导。以致国民军集中主力抗击从长江南岸登陆的日军,对杭州湾北岸的防备未加重视,又错误地认为日军先后两次在长江沿岸大规模登陆作战,再要登陆应选长江方面,就算在杭州湾北岸登陆,也必在乍浦,完全忽视了金山卫的防御。

  可见军事委员会和国民政府在金山卫防御上的失误,是由之前地形勘查,情报等种种错误造成。

  不能全盘甩给军事委员会和第3战区主要指挥官。

  可沈千舟心里很清楚,再说这些,已经晚了。

  上海会战初期,国军方面为防止日军增援部队在沿江沿海登陆,曾设置杭州湾北岸守备区,以第8集团军4个师又1个旅担任防守;但随着战事吃紧,陆续先后调往浦东一带协助正面作战。

  此时右翼作战军,只配备第28军陶广辖2个师来守卫杭州湾北岸从澉浦到柘林长达90公里的海岸线。

  其中第63师陈光中部,担任乍浦至澉浦的守备,以第62师陶柳部担任全公亭,金山咀间的守卫。

  浦东方面,第55师李松山部和第45独立旅张銮基部任川沙,南汇的防守。这些部队均是战斗力很差的地方部队,第62,63师为湘军,第45独立旅前身为旧直鲁联军。

  至大场失守,国军全线战局吃紧,还将这些杂牌部队拉一部顶上去,11月3日,抽调第62师主力到浦东奉贤;这造成全公亭至柘林一线仅剩62师的1个营和炮兵1个连,如此漫长的海岸线,完全形同虚设。

  实际日军金山卫登陆前,军事委员会对敌情已有所察觉。早在10月22日,在沈千舟强烈建议下,于保民曾将所获情报转给军事委员会,

  “闻敌将有3个师团来沪增援,其先头部队宥(26)日可抵沪”。但此项情报并未引起军事委员会和第3战区重视。

  现在看来,金山卫未予设防是军事委员会的“最大的挫失”,

  “上海开战以后,我忠勇将士在淞沪阵地正与敌以绝大打击的时候,敌人以计不得逞,遂乘虚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这是由我们对侧背疏忽,且太轻视敌军,所以将该方面布防部队,全部抽调到正面来。以致整个计划,受了打击,国家受了很大的损失。这是军事委员会应负的最大的责任!实在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

  由于军委会的疏忽和失误,造成11月初淞沪战场上能调动的机动部队几乎用尽,以致日本第10军登陆金山出乎意料的顺利,未受到有力的阻击。

  因为沈千舟派到金山卫的独立九连虚张声势,令敌人投鼠忌器。

  日军曾估计,第10军“作战上的各种条件并非有利”,而且这次“作战将是极端困难的”,预计上陆后将会迅速遭遇10个师之多的国军迎头抗击。

  叶晓晚交给沈千舟的内阁报告中,一再提到“第10军的登陆是令我最担心的问题”,而发出让“上天保佑他们”的祈求。

  这么看来,独立九连虚张声势确实起到了作用。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