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7章 教学之路,从职业技校开始!王府变学堂!_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多要比当时全国有资格有能力上学的儿童都多了。

  面对几万个适龄儿童,没有足够的老师,说什么都是废话。就算按照一百个儿童一个老师来计算,也要几百个老师。去哪里找几百个老师?张准情不自禁的就想到了柳如是。将一群妓女弄来做老师,这是何其的蛋疼。然而,除了这个办法,张准还真是想不出什么法子来。

  这年代的文化人,都是瑰宝,都是熟读圣贤书长大的。在朝廷的眼里,读书人都是宝贝,是非常珍爱的。就算你家里贫困如洗,要是有个读书人,别人也不敢看轻你,连官府都不敢看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样的理念,都已经深入到人们的骨髓里面去了。

  除非是有特殊的原因,否则,读书人不会轻易的跟着虎贲军去折腾。在大明朝,即使是最烂的秀才,都可以混个温饱的。好像孔乙己那样的文化人,真是太稀少了。既然衣食无缺,肯定不会盲目的跟着虎贲军去做有可能掉脑袋的活计。

  李自成忙碌了十几年,手下都没有什么像样的文化人,可见一斑。张准还是因为高弘图、张慎言等人的示范作用,才有一些文化人投靠。但是,这么点的文化人,做别的事情都不够,哪里有人手腾出来做老师?

  那……先不教物理和化学,先搞技工学校?

  如果不教导太多的文化知识,而是先教导生活技能,难度就要降低不少。在虎贲军的控制区域内,找一些工匠来授课,总要比找文化人来的容易。张准麾下,工匠的数量,要比读书人的数量多得多了。

  而且,这样做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这些孩子长大以后,马上就能成为一个不错的工匠。十分突出的贡献不敢说,职业技能肯定是不错的。一旦熟练的掌握了某项技能,马上就能够充实到虎贲军需要的工作岗位上面去。

  虎贲军现在最需要的工种,包括木匠、泥水匠、铁匠、造船匠等。其中,最最需要的,就是造船匠。偏偏造船匠涉及到的知识最多,一般的工匠,由于年纪大了,还有原来的惯性,接受新知识比较慢,很不容易转为造船匠。

  按照张准的估计,虎贲军在未来的数十年,都需要大量的造船匠。因此,未雨绸缪,从根本上开始做起,培养大批的造船匠,还是很有必要的。英国海军用了上百年的时间,才成为海上霸主,可见,有关人才的沉淀和积累,是非常不容易的。

  挑选几千名的适龄儿童,或者少年人也可以,先搞一个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各方面的工匠知识,就等于是***为虎贲军的未来培养人才了。说干就干,张准回到浮山城的大都督府以后,立刻找人来商量。

  政务部顾问高弘图正好在,结果就被张准找来了。只是,听了张准的提议以后,高弘图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