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绝顶的官僚_明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类型的著作。

  此外,他也喜欢写文章,并有文集流传后世。

  基于其钻牛角尖的精神,他的记载是研究明史的重要资料。然而奇怪的是,对于自己的身世,这位老兄却是只字不提。

  这是一件比较奇怪的事,而我是一个好奇的人,于是,我查了这件事。

  遗憾的是,虽然我读过很多史书,也翻了很多资料,依然没能找到史料确凿的说法。

  确凿的定论没有,不确凿的传言倒有一个,而在我看来,这个传言可以解释以上的疑问。

  据说(注意前提)嘉靖十四年时,有一位姓申的富商到苏州游玩,遇上了一位女子,两人一见钟情,便住在了一起。

  过了一段时间,女方怀孕了,并把孩子生了下来,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申时行。

  可是在当时,这个孩子不能随父亲姓申,因为申先生有老婆。

  当然了,在那万恶的旧社会,这似乎也不是什么违法行为,以申先生的家产,娶几个老婆也养得起,然而还有一个更麻烦的问题——那位女子不是一般人,确切地说,是一个尼姑。

  所以,在百般无奈之下,这个见不得光的私生子被送给了别人。

  爹娘都没见过,就被别人领养,这么个身世,确实比较不幸。

  但不幸中的万幸是,这个别人,倒也并非普通人,而是当时的苏州知府徐尚珍。他很喜欢这个孩子,并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徐时行。

  虽然当时徐知府已离职,但在苏州干过知府,只要不是海瑞,一般都不会穷。

  所以徐时行的童年非常幸福,从小就不缺钱花,丰衣足食,家教良好。而他本人悟性也很高、天资聪慧,二十多岁就考上了举人,人生对他而言,顺利得不见一丝波澜。

  但惊涛骇浪终究还是来了。

  嘉靖四十一年(1562),徐时行二十八岁,即将上京参加会试,开始他一生的传奇。

  然而就在他动身前夜,徐尚珍找到了他,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其实,你不是我的儿子。

  没等徐时行的嘴合上,他已把之前所有的一切都和盘托出,包括他的生父和生母。

  这是一个十分古怪的举动。

  按照现在的经验,但凡考试之前,即使平日怒目相向,这时家长也得说几句好话,天大的事情考完再说,徐知府偏偏选择这个时候开口,实在让人费解。

  然而我理解了。

  就从现在开始吧,因为在你的前方,将有更多艰难的事情在等待着你,到那时,你唯一能依靠的人,只有你自己。

  这是一个父亲,对即将走上人生道路的儿子的最后祝福。

  徐时行沉默地上路了。我相信,他应该也是明白的,因为在那一年会试中,他是状元。

  中了状元的徐时行回到了老家,真相已明,恩情犹在,所以他正式提出要求,希望能够归入徐家。

  辛苦养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