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章 绝顶的官僚_明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育二十多年,而今状元及第,衣锦还乡,再认父母,收获的时候到了。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的父亲拒绝了这个请求,希望他回归本家,认祖归宗。

  很明显,在这位父亲的心中,只有付出,没有收获。

  无奈之下,徐时行只得怀着无比的歉疚与感动,回到了申家。

  天上终于掉馅饼了,状元竟然都有白捡的。虽说此时他的生父已经去世,但申家的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敲锣打鼓,张灯结彩地把他迎进了家门。

  从此,他的名字叫做申时行。

  曲折的身世,幸福的童年,从他的养父身上,申时行获取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经验,并由此奠定了他性格的主要特点:

  做人,要厚道。

  然后当厚道的申时行进入朝廷后,才发现原来这里的大多数人都很不厚道。

  在明代,只要进了翰林院,只要不犯什么严重的政治错误,几年之后,运气好的就能分配到中央各部熬资格,有才的入阁当大学士,没才的也能混个侍郎、郎中,就算点背,派到了地方,官也升得极快,十几年下来,做个地方大员也不难。

  有鉴于此,每年的庶吉士都是各派政治势力极力拉拢的对象。申时行的同学里,但凡机灵点的,都已经找到了后台,为锦绣前程做好准备。

  申时行是状元,找他的人自然络绎不绝,可这位老兄却是巍然不动,谁拉都不去,每天埋头读书,毫不顾及将来的仕途。同学们一致公认,申时行同志很老实,而从某个角度讲,所谓老实,就是傻。

  然而事情的发展证明,老实人终究不吃亏。

  要知道,那几年朝廷是不好混的,先是徐阶斗严嵩,过几年,高拱上来斗徐阶,然后张居正又出来斗高拱,总而言之是一塌糊涂。今天是七品言官,明天升五品郎中,后天没准就回家种田去了。

  你方唱罢我登场,上台洗牌是家常便饭,世事无常,跟着谁都不靠谱,所以谁也不跟的申时行笑到了最后。当他的同学纷纷投身朝廷拼杀的时候,他却始终呆在翰林院,先当修撰,再当左庶子。中间除了读书写文件外,还主持过几次讲学(经筵),教过一个学生,叫做朱翊钧,又称万历。

  俗语有云,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一晃十年过去,经过无数清洗,到万历元年,嘉靖四十一年的这拨人,冲在前面的,基本上都废了。

  就在此时,一个人站到了申时行的面前,对他说,跟着我走。

  这一次,申时行不再沉默,他同意了。

  因为这个人是张居正。

  申时行很老实,但不傻。这十年里,他一直在观察,观察最强大的势力,最稳当的后台,现在,他终于等到了。

  此后他跟随张居正,一路高歌猛进,几年内就升到了副部级礼部侍郎,万历五年(1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