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81章 大明军节度使,宰相之才_十国江山风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骁率领大军抵达统万城外边之后,李彝殷就率领定难军藩镇内的一众文武出城迎接。

  一番寒暄之后,杨骁旋即当众宣读了刘知远的圣旨。

  “门下,天下之本……”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皇帝的圣旨,开头并非是笼统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那是扯淡。

  在明朝以前,圣旨的开头是各种各样的,因时而异。

  唐朝诏令分为册书、制书、慰劳制书、发日敕、敕旨、论事敕书、敕牒七种形式。

  一般由中书省(多为中书舍人)起草,门下省审核颁行,门下省的审核颁行有严格的规定。

  所颁行的制书之首往往是“门下”两字。

  五代沿袭唐制,圣旨的开头还是那样。

  “告谕夏州、银州、绥州、宥州的将士吏民:朕以卿自分戎阃,远镇塞垣,威惠俱行,忠孝兼著。”

  “夏、银、绥、宥四州,最居边远,久属乱离,多染夷狄之风,少识朝迁之命,既乍当于移易,宜普示于渥恩。”

  “应夏、银、绥、宥等州管内,罪无轻重,常赦所不原者,并公私债负,残欠税物,一切并放。”

  “兼自刺史、指挥使、押衙已下,皆勒依旧,各与改转官资。”

  “朕自总万几,惟宏一德,内安华夏,外抚戎夷,先既怀之以恩,后必示之以信……”

  “卿,定难节度使、侍中赵氏彝殷,守土安民,恩威并著,夷夏甚悦,功在社稷,朕心甚慰。”

  “着,敕封彝殷,爵国公,号‘夏’,加守尚书令,即日返京。”

  “今,特派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杨骁赴任,从命者秋毫勿犯,违命者全族必诛,先令后行,有犯无舍云。”

  “钦哉——”

  杨骁宣读完刘知远的圣旨,睥睨了一眼跪在地上发愣的李彝殷,似笑非笑的说道:“夏国公,接旨吧。”

  “臣李彝殷,领旨谢恩!”

  这个时候,李彝殷就算是再不满,也只能坦然接受了。

  虽然当了夏国公,还升任守尚书令,但是这让李彝殷并不满意。

  区区的官爵,根本是虚的,毫无实权。

  拿着那点俸禄有用吗?

  杨骁又拿出一道圣旨,递给李彝殷,说道:“这是官家的第二道圣旨,请夏国公当众宣读。”

  “……”

  李彝殷旋即打开圣旨,照着上边的文字宣读出来。

  越是宣读,李彝殷越是发现不对劲的地方。

  刘知远搞的什么鬼?

  杨骁,的确是来接替他李彝殷的节度使位置,但是并非“定难军节度使”,而是“大明军节度使”。

  自即日起,定难军改为大明军,统万城改为大明城!

  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杨骁还未走马上任,就已经搞出一招来对付他们,这让李彝殷的脸都气绿了。

  但,事到如今,李彝殷也不敢举兵反抗。

  他相信杨骁不会在河套地区待得太久,迟早灰溜溜的离开,或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