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八章 圣彼得堡之旅_学霸的科幻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几百篇顶级论文,他就不停《探索》达不到CNS的高度。

  更不用说,系统给的那些论文中,有很多都超过了诺奖的标准。

  不过眼下这种情况,已经不需要庞学林干这种事了。

  随着《探索》首期一炮而红,学术界已经普遍认可了《探索》的地位。

  当然了,这也有学术崇拜的因素在里面。

  毕竟站在《探索》背后的大佬可是庞学林教授,如果能够让自己的文章进入这位大佬的眼睛,对许多学者而言可是一件无上的荣耀。

  不过《探索》的审稿要求极为严格,想要上《探索》,必须是各个领域最顶级的论文。

  按照庞学林的规定,从今往后,每一期《探索》,原则上只发表一篇长篇的Article(文章),其他的只能是短篇的paper(不超过两千字)。

  比如下一期的长篇Article,已经提前预定了万易团队的飞刃材料。

  下下期,庞学林则准备交给李长青手下的碳纳米管CMOS项目组。

  这样几篇顶级论文砸下去,足以让《探索》成为本年度风头最劲的期刊。

  当然了,别以为钱塘实验室以及江城高等研究院的学者想要在探索上面发表文章就很容易。

  按照庞学林的要求,钱塘实验室和江城高等研究院出的论文,至少要比CNS的平均水准高出一个等级,才有资格上《探索》。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钱塘实验室和江城高等研究院的学者想要登上《探索》杂志,难度比外界学者更大。

  此时,会议室内。

  除了曹源之外,石毅、李长青、安德鲁·怀特、杨和平、文小刚等人也一脸兴奋。

  他们都是探索杂志的编委,每个人都为这份全新的顶级期刊倾注了不少的心血。

  这段时间,亲眼看到这份注定在今后的科学史中留下深刻印记的期刊从自己的手中诞生,他们每个人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庞学林环顾四周,笑着说道:“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希望大家能够再接再厉。不仅在学术领域能够更上一层楼,同时也要让《探索》成为我们钱塘实验室和江城高等研究院的标志性刊物。”

  一旁的李长青笑着点了点头道:“庞教授,放心吧,这段时间,大家干劲足着呢。”

  这时,石毅好奇道:“对了,庞教授。一直给我们发邮件的那位莫斯到底是哪位大佬啊?他的审稿水平实在太厉害了,凡是由他推荐过来的稿子,基本上都拥有某个领域的顶级水准。而且他涉猎之广,眼光之精准,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石毅这么一说,现场所有人都把视线聚焦到庞学林身上。

  他们也同样好奇莫斯的来历。

  这位《探索》期刊的审稿人是庞学林特约而来的,水平极高,论文中但凡有一丝细节存在问题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