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9章 三路凯旋(十二)三道奏疏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劳内省久为补给。

  文化教育为魂。宜以尊重当地民俗为基,而着力推广汉学为要,以为教化。可建立学府,普及教育,举办交流,增进情谊。文化乃百世之基,当徐图而锐进,使我名教照耀庚西,边地百姓心向朝廷。

  社会民生为根。宜关注民生,建设基础,普施王法,开展灾害防治,以保民众安康。自古民生安则社稷安,社稷安则四海安。是故安民之道,亦万世之道也。

  教派政策为和。宜尊重信仰,信教自由,然亦适度管理,防止极端,杜绝冲突,以维民间和谐。诸教和顺,则人心归一,各族百姓同保大明江山。

  臣所陈之策,皆出于忠诚之心,为国家长远而计。若蒙陛下恩准,臣当尽心竭力,以期早日实现西域之繁荣昌盛,翼卫大明。臣不胜惶恐待命之至,谨奏。」

  「臣熊廷弼稽首顿拜,谨奏陛下:

  臣奉皇命,巡视甘肃,暂监西域。今值西域战事大胜,伪逆再遁,边疆得以安宁。臣不胜欣喜,谨以此奏,陈述战况,并献监察之策。

  西域初定,或可设立都护府以统摄,此乃国家大计。然都护府与内地行省迥异,监察之道,尤需审慎。都护府地处边陲,民族纷纭,风俗殊异,故监察机构之设,须兼顾其殊。

  臣愚见,宜于都护府内设立察院,专责监察都护府及所属州县。察院之职权,应涵盖行政、军事、财政、司法等诸方,以确保都护府运作之公正高效。察院官员,宜选派德才兼备、清名素著、精干练达之人担任,以适应西域复杂之形势。

  察院之权限应有明确规定,既保证其不受各方掣肘干预,又避免权力过大导致滥权。察院当有权对都护府各级官员进行考核、审计,对违法之举进行调查、弹劾。然鉴于西域之特殊,凡涉及重大案件,则应上报朝廷,由都察院裁定,内阁审核确认,再报陛下圣断。

  此外,察院应与都护府下各衙门建立沟通,确保信息互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察院还应定期向朝廷报告工作,接受都察院之指导与内阁之监督。

  臣所陈之策,皆出于忠诚之心,为国家长远而计。若蒙陛下恩准,臣当尽心竭力,以期西域监察工作得以完善,确保边疆长治久安。臣不胜惶恐待命之至,谨奏。」

  如此三道奏疏,可谓各有侧重。

  刘綎的奏疏主要是说明战争过程,最后向朝廷询问行止——是就地转为固守已经获取的西域之地,还是稍加修整之后再次追击察哈尔部。

  这当然是他应该考虑的事,毕竟此前高务实的命令就分了几种情况。最基本的一种情况就是只需要他击败察哈尔部,收复西域故土。在此情况之下当然有一些小问题,比如现在伊犁河谷的确已经到手,但费尔干纳盆地却还没有。

  所以,刘綎的问题其实是:现在我部是先确保伊犁河谷的稳固,还是继续进军把费尔干纳盆地也拿下来?

  如果还要拿下费尔干纳盆地,就属于第二种情况了。即一次性攻取高务实西域战略所划定的两大战略区块——伊犁盆地和费尔干纳盆地,以便将此二地打造成明军对中亚进行战略威慑的两只拳头。

  能不能拿下费尔干纳盆地呢?高务实上次去禁卫军京北大营商议大明军事编制改革的时候,戚继光就对此有过献策,只不过有些冒险,而且对实施前提有较高的要求。

  王庭撰的奏疏则是提出了西域稳定发展的全面策略,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教派等多个方面的建议,旨在为西域的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