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百一十五章 为子孙计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乌斯的是一名叫做谢亚思的支教老师。

  谢亚思,是这边一名呆了三十多年的支教教师本来按照规定,她只需要在那边支教2年就可以回来选择新的就业方向,但是谢亚思最终选择了留在支教地,一呆就是三十多年。

  “被说三十多年了,十年前,这里的每一座山隔断的就是一山人的梦想和未来。”谢亚思刚说第一句话就有些不由的哽咽,“但是现在你们可以看到这里都已经通路了,2015年,这边实现了高速县县通,明年还会完成全省农村组组通。”

  科内利乌斯不仅让摄影团队拍摄下来,自己也忍不住拿出手机拍几张照片,“这里的风景是真的很美啊。”

  “是啊,依托于这边的风景,这些年旅游业越来越发达了。”

  “诶,那是什么?”随着车往上走,科内利乌斯才意识到山间有很多东西在飞,但并不是鸟类。

  “这是无人机群。”

  “无人机群?”

  “嗯,其实这边山与山之间的直线距离都是很近的,这两年开始引入无人机,方便了一些日常物品的输送,就不必绕这么长的一段山路了。

  刚才我们上山的时候你们应该也注意到了,这里密布着5G基站,不少无人机企业都在我们这里做实验呢,我们隔壁县城还专门划出了一片区域作为无人机研发中心。”

  科内利乌斯点了点头,很快跟着大家到达山上的村子,在科内利乌斯的请求下,大家直奔朝晖小学。

  朝晖小学占地面积很大,足球场篮球场一应俱全,走进校园后正好是下课时间,科内利乌斯看着孩子们露出了意外的表情,他原本以为这里的孩子穿着应该是有些破烂的,可结果跟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我记得你们这个县城前几年刚摘掉贫困帽子啊。”

  “嗯,15年摘掉的。”

  “可是从我进入村子开始就注意到,大家的...整体给人的感觉并不像是三年前还属于贫困的样子。”

  谢亚思笑了,“大家收入都上来了,想买东西也方便,又有路又有无人机,什么都能给过来,再加上信息化时代大家的思想也不像过去那么封闭,科内利乌斯先生所想象的可能是十几年,甚至三十几年前这里的样子吧。”

  “那现在留守儿童的问题解决的怎么样了?”

  “留守儿童越来越少了,因为很多人都回来了,这两年就业机会越来越多,收入也不比外面低。”

  两人正聊着,一些学生看到谢亚思都围了上来。

  看到学生们跟谢亚思的感情,科内利乌斯正打算说话,一名男孩子突然主动问科内利乌斯,“你是那个国家的呀?”

  “我是德国人。”科内利乌斯有些惊讶的看着小男孩,因为他的英文发音挺标准的。

  “你们就是《南德意志报》的吧?来采访的?”

  “是的,你看过《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