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八章 计划破产_三国旌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云也起身说道:“末将赞同程长史的话,如今主公事业方兴,应该稳妥为上,徐徐发展才是。”

  见到文武两大领袖都表示反对,于是众将也都投了反对票。

  不是这些人怕打仗,而是两线开战的后果太恐怖了,就连甘宁和周泰这样的亡命之徒都不敢赞同。

  见到众人都反对,李重也只能干笑道:“呵呵……我也只是说说而已,怎么说我也是曹孟德的盟友,怎么能出尔反尔呢?”

  自我吹嘘了两句,看到众人没有拍马屁的意思,李重立即转移话题,商讨军队整编一事。

  李重出征的时候一共有一万八千人马,现在的军队总数超过四万八千人,足足多了三万人。

  所以李重要则其精壮为兵,弱者为民,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李重的后勤养活不了将近五万人的大军,李重的心里底线是三万五千人,除去驻守各县的人马,能拿出两万人出征就好了。

  李重必须要做好出征的准备,曹操和袁绍在南皮的大战无论谁胜谁负,李重都必须要分一杯羹,最起码李重要将魏郡、赵国郡、常山郡这三个郡掌握在手中,不然的话,此次出兵就要得不偿失了。

  现在李重有将近八千骑兵,比出发的时候多了两千多人,这是李重增加的主要战斗力。

  依靠这两万七千人的步兵,八千人的骑兵,李重有信心横扫三郡。

  拿下这三郡最主要的好处就是粮食可以自给自足,冀州富庶,共有十郡之地,其中这三个大郡就足以供养三万多兵卒(不包括各县的守军)。

  这样一来,李重的军队就不需要从并州转运粮草,而利用这些节省下来的粮草,太史慈也就可以就地募兵,攻打代郡,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

  在邺城整编了一个月,众将忙的昏天黑地,但他们还不是最忙的人,最忙的就是神医华佗了。

  在瘟疫的威胁下,各个世家可算是大出血了,无论粮食还是草药都是慷慨解囊,不大方不行啊!瘟疫是传染病,一旦解除禁足令,百姓就可以四处走动,瘟疫杀人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说明一下,审配守城的时候倒不是这些世家舍不得草药,关键是当初审配下令全城戒严,人都不许出门。再有,这些人也未尝没有讨好李重的意思,换了个新主公,总要表现一下的。

  赵国郡是一个小郡,面积不大,而且李重已经打下了邯郸,所以攻打起来很容易,郝昭呆了几千人,不到一个月就将赵国郡置入囊中。

  常山郡却是一个大郡,李重想了一下,就叫郝昭自行处理,慢慢打吧,反正不着急,能把野谷收上来就行了。

  魏郡是最富庶的一个大郡,李重留下程昱守城,自己带着三万大军征讨各地。

  魏郡不光是派兵攻打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还有一些县城在曹操的手里,这就涉及到曹操和李重的盟约问题了。

  不过还好,也许是曹操的人品要比李重好的多,也许是曹操也不愿意和李重交恶,总之,曹操派往各县的县令都非常痛快的将各县交付给李重,无形之中给李重节约了不少时间。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