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3章 奉命剿匪_简行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受重视,谢玉决定要有更好的表现才是。

  一般来说,古代封建大军开拨,除了要足够的钱粮,要保证完备作战为目的军事行动,还要招集军队数量两至三倍的民夫随行。

  民夫们承担攻城时填埋护城河、消耗敌人箭失等守城物资的同时。

  也为作战士卒提供后勤保障,让将士们可以养精蓄锐,专注厮杀。

  当然,夸张些,有时候民夫还要代替军粮的作用,但这只是特殊情况。

  只是,谢玉这支军队,人头太少,加上也算是内线作战。

  在粮草方面,沿途只需要有驿站少量供给就可。

  而民夫方面上,军令上考虑至少道路还算通畅平坦,开始不做要求。

  而到了兖州地界时,让兖州派遣一定数量的州兵和民夫,配合谢玉他们行动。

  谢玉刚进都城没几天,其中情况还未摸清,只能先依令而行了。

  有驴骡驮车的加持,不过三日,二百来人的队伍就已到兖州。

  向刺史府递交军令文书,刺史府对这只都城来的缴匪军,很不重视,只派了一个书吏前来协调。

  按军令要求,还要点写州兵的。

  但只给了两百民夫,麾下羽林军士,见受到如此轻视,立有翻脸的冲动,谢玉连忙给阻止了。

  因为谢玉明白,这不是这个书吏失误。

  而且看的出这书吏确怕这些都城来的军汉翻脸,所以拿到协调军令时,怕一时做蜡,尽量替谢玉他们挑选了壮年民夫。

  这些谢玉都看在眼里,自然不会难为他。

  对于这些羽林军士,或在宫城见过太多品级高的官员,就如同大银行的点钞员,殊不知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

  更何况现在又是在兖州,人家的地盘。

  听说兖州刺史河北门阀士族清河崔氏子弟,这清河崔氏可是四姓五望之家。

  不是说,要娶就娶五姓女,这五姓中就有崔姓。

  只是,现在是兖州崔使君轻视自己,还是有人从中做梗,就不知道。

  情况不明,还是以不动制作为主。

  谢玉和这书吏说,想在这州城采购骡子、驴牵车为代步。

  这书吏见能免挨一顿揍,自然进了些心力,让谢玉省了不少银钱。

  这事略过,在兖州城修整一日。

  车队继续出发,之后路过一些郡县,官长也多少派遣民壮支援谢玉缴匪。

  队伍扩大到六百人。

  又不止一日,终到了在谢玉心中规划临时缴匪驻军大营,清县城。

  至于为什么选择这里,一方面这是蜀地和都城联络的必经之地。

  二是这清县城到蜀地之间,因为山脉余尽,开始变得山高林密起来。

  线报上说,所发生打劫行人拦截商队的事件,多在这个路段。

  有传言这道上大小匪寨过百,中间有前朝逃卒、杀人灭家的逃犯、有失意的江湖客,有造反失败的野心家后裔。

  到了这清县城,程老县令率领县中头脸人物,出城迎接,终于让军士们,得到了一些着重感。

  谢玉也是心生欢喜,有地方士绅这群地头蛇帮忙,配合剿匪,从情报上就算是赢了一半。

  对此,谢玉知道更该谨慎才对。

  程老县令:“谢军侯,本县百姓,盼望朝廷剿匪,若星星月亮、昭昭。”

  谢玉突然想到了他现在是假军的身份,也是客气道:“程老县令客气了,在本军侯看来,这军若鱼,而民若水,无水这鱼何以成活。”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