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章_大明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姓移民海外或者东北。

  但是,作为这一弊政的倡导者,朱明忠很清楚,从废除科举的那天起,在大明,在大明的各个府县、乡村之中,对于他的不满,就像是像随风而起的烟雾,充斥大明的各个角落。

  那些对朝廷废除科举、八股心怀不满的士子,天下何其之多?恐怕不下十数万人,他们会借口“官山海”煽动天下百姓的不满,毕竟,在“盛世滋丁”的思想主导下,不能随意开垦土地的百姓,面对官府控制的荒地、山泽,必定会心怀不满,私垦、私伐带来的流放,必定会激起民众的怒火。

  到时候,该怎么办?

  这时,一个人影又浮现在他眼前,每当朱明忠在碰到难题的时候,这个人影便会浮现出来。他就是于煤山上吊殉国的崇祯皇帝。

  崇祯不能算得上是昏君,可为何最后只能吊死于煤山?

  每到这个时候,朱明忠都会想起他,想起这个名义上的父亲,之所以会想起他,是因为他知道,那是对他的警告,崇祯的遭遇警告着他,一但失败意味着什么,不仅仅只是国家的未来,同样他个人也有可能会重蹈覆辙。

  也正因如,他在做每一件事时,都会反复斟酌,以确实是对百姓有益的,不过即便是如此,“官山海”的弊政,仍然被他坚定的推行着,因为他需要用这一“弊政”逼迫百姓主动的离开故土,前往东北、南洋。

  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未来必定会面对中国地广人密的问题,短时间不易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在民间一直有人对“官山海”说三道四,指责这是弊政。

  “有时候,真该让他们尝尝文字狱的滋味。”

  朱明忠自言自语道。

  文字狱,尽管推翻满清的奴役,就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文字狱不再摧残中国文化,令中国走向保守、愚昧,但是并不妨碍朱明忠羡慕满清皇帝通过文字狱去驯服那些所谓的士子,让他们只敢言鱼虫、考据,而不敢轻言其它。

  当然,即使是再羡慕,他也不会这么做,毕竟,他知道文字狱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会给这个民族带来什么样的重创,它会让这个民族走向保守愚昧。

  一阵轻轻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他转身看去,是皇后。

  “臣妾参见陛下。”

  穿着一身淡色儒裙的郑灵毕恭毕敬的请着礼,她并没有穿着华丽的宫装,只有是儒裙上的凤纹,提醒着人们,她是后宫之首。

  “免礼。”

  朱明忠笑了笑,将烦乱的心情收了起来。他几乎从来不会把心情带到后宫,对于他来说,后宫就是他的家,回到家中,就要抛开一切,但是,说起来容易,坐起来难啊。

  “陛下,又为了何事烦心?”

  作为皇后的郑灵很少过问宫外的事情,即便是郑家的事情——去年有官员弹劾少闽王郑克臧是郑经与乳母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