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5章 初抵天朝(第一更,求支持)_大明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人来人往,路灯照得街道如同白昼一般。

  “我的上帝,如果每天他们都点亮一夜的油灯,那这一夜需要浪费多少钱?如果全国所有的城市都是这样……我的上帝,如果是英格兰,英格兰会破产的!”

  不过尽管怀揣着好奇,但逛了一天,已经很累了的约翰,还是很快就在旅馆里睡着了,在昨梦中度过了在大明的第一个夜晚。

  “请问,最近的邮局在什么地方?”

  第二天早晨,约翰在用早餐的时候,特意问了一下餐馆里的伙计。在欧洲的时候,他就听说在大明有一种叫做邮局的机构,只要付一定的钱就能帮他把信件包裹送到想牵到地方。

  在前往南京之前,约翰需要告诉牛顿他抵达到南京的准确时间,所以他需要给对方寄一封信。

  “先生,如果您要寄信的话,可以先写好信,然后在旅馆的前台取信封、邮票,到时候,旅馆会帮您把信寄出去,当然邮票是需要你自己买的。”

  伙计说着一嘴并不流利的官话,相比之下,他的官话甚至都没有约翰说的流利。

  “如果你要是拍电报的话,就需要自己去电报局,不过……”

  伙计打量了一眼这个外国人,试探着问道。

  “你是归化人吗?”

  “电报?你说的是那种无论多远一天就可以收到电信吗?”

  约翰好奇道,在欧洲的一直都有一个传说,几乎所有人都曾提到明国有一种“电报”,是一种借助电流传递的信件。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原理,但是它的传递速度非常快,即便是相隔上千英里,传一封信也只需要几个小时。

  这可能吗?

  在整个欧洲,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天文夜谈。

  可约翰知道,这是真实的,因为不止一个传教士或者学者提过电报,就是在牛顿的信中,也曾不止一次提到过电报的便捷。

  但是,相比于用火车、邮船以及马匹组成的邮政网,没有人能理解电流是怎么传递信件的,所以直到现在在欧洲有关电报的书籍仍然为零。

  “是的,不过,先生,如果您不是归化民的话,是不能通过电信局拍电报的。”

  一个简单的限制,使得约翰放弃了前往电信局的念头,他来到旅馆的前台,要了一张信纸。在信纸上写了他抵达南京的日子。

  在寄信的时候,约翰发现只要在信封上贴一种特殊的小纸片就行了。

  “这就是邮票吧!”

  拿着那张小小的邮票,约翰惊叹道。

  邮票在欧洲被评价为最伟大的发明,它是国家统一印制的,面值不同的邮票只要贴在信封上就可以寄信。大明便利且快捷的邮政系统是欧洲各国学者最为羡慕的,但是至今没有那个欧洲国家建立了相同的邮政系统。

  看着这张印刷精美的邮票,约翰的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也许,大明的强大,就是在这些不为人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