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六章 坑瀣一气_重生之政道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发区,我们是热切的希望两位在开发区多走走多看看,我想事实会说明一qiē,两位就会对很多事情有个很清晰的判断。

  实际上,我觉得长滩开发区能够在全省地市中率先成立,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并且我在这里还可以透露给你们一个消息,要不了多长时间,现在这样的基建工作就会变成很多企业的厂房建设,长滩是开发区的发展一定会很快,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两位记者能不能对开发区的发展持续关注,作一个系列报道,这肯定能成为有价值的报道。省商报报道财经类的内容,肯定更是强项。我们也希望能够借助省商报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长滩开发区……”…,

  陆政东是基本摸清了两位记者的路数,所以才会讲这番话。

  现在的报纸其实生存也并不是很容易,特别是像商报这样的后起之秀,广告收入的之类的并不是很好,为了增加报社的收入和效益,记者们都有拉赞助和广告的创收任务。

  当然,记者们也不是白干,都是有高额的提成和奖励的,做成一笔,肯定比收点红包和土特产收入好得多。而两名记者看样子也清楚,管委会底气挺足,再在兰东斌的事情上纠缠下去恐怕也讨不到什么好处,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两名记者是因为那种原因而来,他开出的这个诱惑两名记者估计都很难拒绝。

  果然不出陆政东所料,两名记者对此兴趣浓浓,很快就将注意力集中到这上面:

  “陆主任果然是有水平,古人讲酒香不怕巷子深,这话在现代社会来讲还是值得商榷,要想更快更多的为人所知还是确实需要多宣传,不然长滩市开发区就是再好,也就和深闺之中的大家小姐,没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

  陆政东也笑着点点头:

  “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古人之所以讲酒香不怕巷子深,主要是活节奏比较慢,好东西主要是靠口口相传,在现代社会,节奏很快,特别是我们现在和其他很多地方相比,比较落后就更需要加快节奏,迎头赶上。就更需要让别人认识了解……”

  蒋记者见到陆政东态度很殷切,对宣传报道有很深的认识,心里也是一喜,笑着说道:

  “我们最近准备搞一个全省经济发展的专题报道,这是一个宣传长滩市开发区的好机会,只是版面有限,竞争很激烈……”

  所谓的专题报道,陆政东其实也是心知肚明,这类东西他见识得太多了,比如报纸喜欢搞点“xx之子”、“企业家巡礼”之类的专题,实际上能上专题的,都要给赞助,说白了也就是一变相的有偿新闻。

  陆政东见两名记者一幅兴致盎然的样子,道:

  “我知道竞争很是激烈,但是大家今天能坐在这一起,说明还是很有缘分的,我也知道你们到市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