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8章 丞相!_武大郎:我还是娶了潘金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族了。

  刚刚上来的六部大臣都是下面的官员,他们想来想去,也不敢公然反驳太子。

  毕竟此刻的赵构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不说反驳可能无效,一旦反驳了,哪怕是一句话,也会被太子记恨。

  那以后自己的前途可就毁掉了。

  他们不像武植,武植若是反驳,肯定屁事没有,但武植都没有反驳,他们哪敢。

  宋徽宗公布这件事之后,还公布了另外一件事情。

  就是武植成为当朝丞相,宰相左右制度废除,以后只有丞相。

  管理六部官员,以兼国的身份辅左太子。

  至于宋徽宗自己,他知道身体已经不行了,有武植辅左,他很放心。

  他也知道,自己若是为了太子而削弱武植的权利,甚至将他打发走,那么后果就是一旦武植觉得自己对他不再信任,忌惮,反而适得其反。

  宋徽宗索性以武植攻占大食国和拜占庭帝国为理由,册封他为丞相。

  至于右相,本身就已经废掉了,没有人接替,以后这个制度也没了,只有丞相。

  朝臣无人反驳。

  宋徽宗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但册封不册封,武植也不是他想要对付就能对付的了的。

  他连一个皇后都防不住,凭什么对抗武植?

  所以这也是宋徽宗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最重要的是,宋徽宗还是相当信任武植的。

  他圣君的头衔,名誉,全部都是武植的功劳。不然现在大宋情况如何,还未可知。

  接连几天发生了两件大事,传递到整个大宋天下后,天下人也都沸腾了。

  一个是太子位置,一个是武植册封为丞相。

  而赵构此刻并没有因为武植册封为丞相而有所忌惮,他知道自己能册封为太子,一定有武植在其中作为。

  比如,武植举荐,亦或者武植不反驳。

  只要武植不反驳,就等于变相的支持。

  父皇才能将这个位置给他,但凡是武植反驳,列出条条框框的理由,父皇也不得不慎重考虑这件事情。

  因为父皇本身就非常听从武植的意见。

  毕竟有能力的人分析出来的事情,会影响到最终决策。

  武相是支持自己的。赵构暗暗想道。

  这个所谓的丞相,实际上是管理六部大臣,真正掌握大权的人。

  武植是宋徽宗的女婿,亦是大宋功臣,宋徽宗知道自己身体不行,赵构又不具备统治大宋的能力,所以让武植共同管理大宋。

  并且表明,任何圣旨下达没有武植的签署,无法生效。

  为此也新颁发了相关的律法。

  也就是说,武植是圣旨有没有效果很重要一环。

  实际上在大宋年间。任何圣旨下达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大宋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起草诏书,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是三省六部制。

  圣旨在形式上是中书省写给门下省,让门下省审核的文件草稿。

  当门下省审核通过签章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