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章 豪门底气!_明末:我行我上了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动员这个时代的士卒,所谓的大道理并没有想象中的说服力,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怎么读过书,他们所求不过是吃饱穿暖有遮风挡雨的房子而已。

  再者,明末土地兼并严重,百姓生活困苦,对朝廷怨念极大。

  所以明末义军、流寇如火如荼。

  活不下去了,不造反还能怎样。

  清廷南下,如果不是因为剃发令,估摸着南明会死得更快——清廷南下后,很快和江南地主阶层形成默契。

  如此情况下,南明不仅没什么民心,连权贵阶层的支持都很少。

  内乱几次之后,南明还能能苟十多年,期间甚至差点反攻,一度掌控了云贵川两广和湖南江西等七省,甚至还有山西陕西甘肃部分区域,几有恢复旧山河的趋势,已经很逆天了。

  由此可见,清廷并非不可战胜。

  汉人也并非任清廷宰割的狗彘。

  所以卢象英不对五百天雄军说大道理,只告诉他们,你们现在是为保护你们得到的良田和宅宇而战,这让五百天雄军更明白肩头的责任。

  卢象英说了最后一句话:“也许将来形势变化,我们会离开江阴,但诸位袍泽不用担心,李寄那边有诸位田产和房产的契约档册,将来我们再回到江阴时,这些田产和房产依然属于你们!”

  五百天雄军,群情激奋。

  战意昂扬。

  卢象英长出了口气,还好,第一次在这种大场面发表演讲,不算出彩,但也没有拉胯,只能说中规中矩。

  这种事自己还是要练练。

  争取能达到传销团伙骨干的宣传口才。

  出兵!

  城内物资紧缺,就没有正儿八经的宰三牲祭天,意思意思着杀了只鸡,然后大军浩浩荡荡出了西城门,直奔申港镇。

  中元奴变,四乡大族受到的冲击比较大。

  其中缪家和徐族在江阴城内几乎全军覆没,而在城外的四乡大族状况也不算好,但城外的四乡大族,多多少少拥有乡勇。

  比如申港郑氏。

  乡勇嘛,关键时刻只要东家给钱,还是愿意卖命的。

  所以申港镇郑氏几乎没受到冲击。

  徐族在江阴算是巨富,申港郑氏则要低调许多,主要从事海外贸易,据李寄言说,申港郑氏和大海盗郑芝龙那边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

  大海岛郑芝龙,绝对的一方枭雄,几乎垄断了大明的海外贸易,麾下兵力更是多达二十万,战舰三千多艘,一度击败过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

  水师实力极强。

  可惜,郑芝龙没野心,他要是有野心,未尝不能成为下一个李渊。

  之所以说郑芝龙有可能是李渊,因为他儿子是郑成功。

  但郑芝龙选择了投降满清。

  所以申港郑氏哪怕跟着郑芝龙喝点残羹冷炙,也可以做到富甲一方,因为这层关系,申港郑氏养了不少乡勇,实力不差。

  也因为郑芝龙的关系,清廷南下之后,在常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