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章 财富的诱惑_明末:我行我上了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辗转难眠,辗转难眠。

  在制定完分工计划,各自安睡后,小院子里,卢象英主仆,包括隔壁的李寄,三个男人这一夜都辗转难眠。

  反倒是小女子徐氏睡得很香甜。

  其实可以理解。

  毕竟徐氏已经打定主意拿出这一笔财富给卢象英反清,而且她是见过世面的,自家这笔财富她早就见惯不怪。

  但卢象英、赵巨鹿和李寄则不然了,都没见过这种大场面。

  李寄一直贫寒名士。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亲眼目睹了这么庞大一笔财富,哪能心如止水,只不过李寄是在痛心,民间如此有钱,仅是一个江阴徐氏就如此巨富,可国家却穷得叮当响。

  其实江南这边也流传不少北方的事情。

  其中一件事,颇为讽刺。

  去年。

  也就是崇祯十七年。

  崇祯十七年的三月六日,当时李自成的大军还没攻入北京。

  大明工部迎来了新任工部主事赵士锦。

  当时局势已经很不好。

  赵士锦上任后,第一件事是去巡视工部节慎库,不过当节慎库大门被缓缓推开,伴随着弥漫的灰尘和生锈铁门发出的刺耳声音,赵士锦不可置信的睁大了眼睛,看到了令自己终生难忘的场景。

  以至于许多年后在撰写回忆录《甲申纪事》的时候,仍忍不住热泪长流。

  赵士锦看到了什么?

  堂堂的大明国库,里面只有2300两白银,除此之外是一些不值钱的衣服,腰带之类,另外还有锦衣卫解来加纳校尉银六百两,宝元局易钱银三百两,而这几百两白银就是北京守城军士的军饷。

  大明如此之贫穷!

  但是……

  这当然算不上什么讽刺的事,讽刺的是在后面。

  崇祯用尽一切办法都没能让官老爷拿钱出来救国,尤其国丈周奎,就因为一两万两银子和崇祯腻歪了许久。

  最后还是皇后看不下去,拿了五千两给周奎,让他交给崇祯。

  结果呢……

  结果周奎给了崇祯三千两。

  好家伙。

  还赚了自己女儿两千两。

  服气不?

  莫急,更服气的是在后面,李自成进北京后,崇祯虽然没能让这些官老爷拿出钱来,但李自成可不是个温柔的男人。

  他直接对这些官老爷上夹棍、油锅、烧烤架。

  官老爷还是怕死的。

  于是乎短短几个月时间,李自成从这些官老爷身上凑到了一笔钱。

  嗯,不多。

  才七千多万两白银而已。

  其中,给了崇祯三千两,赚了自家女儿两千两的国丈爷周奎,一个人就拿出了五十三万两。

  这就讽刺了。

  大明无钱乎?

  不是的。

  有钱。

  不在国库而已,在民间。

  因为土地兼并严重。

  仅仅是李寄知道的,比如无锡华氏,一年的田赋收入是四十八万两白银,苏州钱家,一年的佃租收入是九十八万两白银,两家的田地都在三十万亩以上,而这,还只是官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