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章 敲诈勒索_明末:我行我上了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管一个包括他在内共十人的小旗,官职就叫小旗,和伍长、什长差不多。

  所以被麾下尊称为郭旗。

  卢象英沉默了一阵,保持弱势态度,“运气而已。”

  郭大按着腰间长刀,走到前湖庙门前,看见徐氏的时候,眼神明显恍惚了一下,旋即往前湖庙里面看了一眼,不动声色,“哪里人氏,叫什么,庙内还有多少人?”

  他身后一个降兵拿出了名册准备登记。

  卢象英注意到了郭大看徐氏的异常眼神,心里多了个心思,闻言也不惧怕,道:“常州府宜兴人氏,姓卢,名象英,字桐卿,这是我丫鬟,院内还有一个奴仆,我们刚从兴国寺那座高塔里出来,躲进前湖庙。”

  没必要掩饰身份。

  谁会在意你卢象英一个无名之辈。

  又对徐氏道:“你先进去。”

  徐氏急忙一溜烟跑了,她总觉得郭大看她的眼神有些让人心悸,倒不是老兵油条子看她的那种色中饿鬼。

  而是一种很深沉的感觉。

  这是她的直觉。

  郭大目视徐氏离开后,饶有兴趣的上下打量了卢象英一眼,“看你这名和字,莫不是宜兴卢氏?说起来,打到宜兴的时候,我们兄弟在常州,要不然就冲卢阎王这三个字,宜兴卢氏不会灭族。”

  读书人,大多及冠之前有名,及冠之后取字。

  不像一般人。

  一般百姓人家,起名就是姓加是排行第几,像他在家里排行第一,所以叫郭大,而读书人起名字就讲究得多,尤其是那些书香世家。

  卢象英沉默了一阵,“是。”

  郭大眼睛一亮,“卢象升是你什么人?”

  卢象英道:“堂兄。”

  这关系很亲近了。

  郭大微微颔首,没有说什么,转身看着那一堆火焰,火光映照在他脸上,阴晴不定,许久,郭大才道:“刘良佐刘总兵遇刺,刺杀刘总兵的人是我们的薛总旗,而薛总旗来过两次前湖庙这片其区域。”

  话里有所指。

  刺杀刘良佐的薛总旗?

  薛平河!

  卢象英心中一动,没有顺着郭大的话说下去,而是问道:“倒是叫人好奇,一个总旗,为何敢刺杀一位总兵?”

  也许能套点话出来。

  郭大不疑有他,摇头道:“我只是区区一小旗,哪里知道其中猫腻,估摸着薛总旗还是忠诚于大明,一直蛰伏在军中寻找机会。须知——”

  顿了一下,语气颇有些尊崇,“薛总旗还有个身份,他是阳武侯薛濂的隔房侄儿,若是没有这场大动乱,以阳武侯薛濂的地位和权势,薛总旗将来怎么着也该能当个指挥。”

  阳武侯薛濂?

  卢象英循着记忆,很快知道薛濂是何人。

  薛濂,祖上是永乐年间的靖难功臣阳武侯薛禄,就是那个被因为和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抢一个道姑,结果在皇宫里被纪纲开瓢的薛禄。

  恍然大悟。

  这就难怪了。

  薛家一直忠诚于大明,如果薛平河是薛族人,那么刺杀刘良佐就说得过去,不愿意跟随自己反清也说得过去。

  民间反清,反完之后怕不是要继续起义反明。

  所以薛平河和自己道不同不相为谋。

  又有些奇怪。

  郭大为何要给自己说薛平河的事情,心中有个不好的预感。

  果然。

  郭大看了一眼卢象英,握刀的手紧了紧,眼里闪烁着狡黠,“你主仆三人怕不是一直在前湖庙罢,你们见过薛总旗对不对?倒是不巧了,刘泽涵将军让我们审问幸存者,看是否有薛总旗的同伙。”

  怕什么来什么!

  卢象英再次感叹,幸亏有前车之鉴,没把郭大看成路人甲乙丙丁——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没几个傻子。

  就算是路人甲乙丙丁也该有智商。

  在很短的时间内,卢象英猜到了郭大的意图,反倒是放下心来,郭大这么拐弯抹角的将自己军,不过是有所求而已。

  就算自己说没见过,他也会笃定自己见过,从而敲诈勒索一番。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现在说什么就是什么。

  人终究是自私的。

  尤其降兵。

  没有大义和正义可言,所求只能是钱财富贵。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