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6章 盛名之下……_红楼二大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默认的都是蒋先生出的题,也正是因此才将这蒋先生捧得那么高。

  然而,要是别得对联林流或许不知道,但这个上联的来历,林流却是记得清清楚楚的。

  因为这可是中学有一节课单独拿出来说的。

  这个上联可是大名鼎鼎的唐伯虎出的,要是《红楼梦》是完全架空的世界,林流也只会以为是巧合,可这个时间是有唐伯虎这人的,明朝以前的历史都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说这个上联,蒋先生是抄来的。

  竟然这个是抄来的,那之前的那些题目……

  原创?还是抄袭?

  别以为古代就没抄袭了,事实上早在诸子百家的那个时代,就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大家相互抄袭。其他的可能因为传承流传的原因没有流传下来,可大家去翻翻儒家经典就知道了,里面可有不少是黄老家的精髓。

  抄袭这玩意可以说是中华文化自古就流传下来的遗留病。

  孔圣人自己都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是一个诚实的抄书者,声明了自己不能当“作者”,只能做“阐释者”和“编辑者”。

  司马光就是一个大抄子,他先把宋以前的史书读完,把与治人之术相关的笔记整理一下,便成了他的传世“巨著”——《资治通鉴》。

  至于现代那些翻译外文、古文出版的,就别说了,至少比粘贴复制的强那么一点点。

  抄袭是一个自古以来就让人抓狂的事情,别说理论观点,就是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很严肃的科举,那都是有抄子存在的,不然也不会逼的考官玩起了“组合体”。

  因为这题目,林流现在可没心情答题了,因为他知道这个是千古绝对,唐伯虎在这方面的水平那是完全不用被人怀疑的,就凭在场这些人的水平,肯定对不出来。他倒是知道一个答案,可那个答案经过分析后,就能发现只是搞懂了一点皮毛而已,根本就没有对上,不过是因为吹捧才硬说对上了。

  让林流现在花一天的事情对这个,林流自认自己也是对不上的。

  既然如此,那他就不想在这上面花费时间了,反而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这事到底要不要戳穿了?

  大家如此吹捧这里,还不是因为这里能有机会让他们声名鹊起,现在摆在林流面前的就是一个另类的声名鹊起的路子,只要他戳穿了这事,那他肯定会成为整个金陵城的焦点人物,名声说不一定还能传到外地去,火遍全国。

  对于文人而言,名声既是拖累,但同时也是巨大的好处。

  就像唐伯虎一样,要是他的诗词书画名声不响亮的话,谁会傻傻的拿着真金白银追着他求画求字了。

  可这样一来,是很有可能会得罪这个神秘不知道来头的蒋先生的。

  都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绝大多数人还是会揪着你的错处不放,还是喜欢用老眼光看人,尤其是在你其他方面都非常出色的情况下,那更是要死命的揪着你的错处不放了。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