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三零章一定要亲自当庄家_盛唐血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强.盛唐血刃

  第二三零章一定要亲自当庄家

  有人天真的以为,整出什么流水线,每人只负责加工几个零件甚至一个零件,每人只负责装配某个特定的部件,产能便能成倍的提高,那绝对会是笑话。

  手工作坊你再怎么流水线,效率也高不到哪里去。

  真正让生产效率成倍提高的是机器和模具,一台机器只负责使用特定的模具或者刀具进行一道工序的加工,往那一套机器过一遍,你想要的产品也差不多好了,剩下的只是让人将它组装起来而已,这样的效率是非常吓人的。

  但缺点就是那一套机器组成的生产线只能加工那一种产品,尺寸份量什么的都定得死死的,如果产品升级,尺寸改变了,所有的刀具和模具都得作废,只能更新,成本是相当吓人的。福特的流水线式生产也是建立在已经拥有一条极为高效的生产线,机器生产零部件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工人用传统模式装配汽车的速度的基础上,才改为流水线,如果工人装配的速度比机器生产零件的速度还快。

  要想成为工业帝国,大唐还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不过钢铁和煤炭,却是工业的基础,由于以农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大唐的工业萌芽,依旧侧重于农民生产工具。

  由于钢铁的产能持续增加,钢铁的价格也在越来越低,目前武德七年的钢铁价格,比武德元年一斤高大达二百文的天价相比,已经降低被足足五倍。

  徐才甫在河湾县大力利用水力冲击机,开设了一家马车轮廓制造厂。一个月足足可以生产八百辆四轮马车,或一千五百辆两轮马车。从陈应抵达西域前的三年前,恐怕整个西域还没有一千辆马车,短短三年之后,这里的马车已经直逼一万辆大关,至于两轮人力架子车或鹿车,地方官府没有详细统计,可以想象,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车。

  西域最大的工业生产工厂依旧是掌握在陈应手中,陈应手中的钢铁产能直逼五千万斤大关。这些大部分钢铁都用陈应用来修建驰道。

  当抵达高昌城的时候,陈应开始拆掉雪橇,换上马车。让马车行走在驰道的轨道上,这样以来,几乎感觉不到震动。战马拉动着马车,在驰道上风驰电掣,丝毫不感觉吃力。

  从高昌城到莆类城,全城四百六十里,已经修通了驰道。陈应麾下的车队仅仅用了八个时辰就跑完了这四百六十余里(相当于时速三十公里),李秀宁稍微有了轻微的感冒,睡得比较深沉,一觉醒来,发现已经到了莆类县,李秀宁异常惊讶道:“居然到了莆类县,我还以为要到明天中午呢。这个驰道实在太厉害了!”

  李秀宁是领军的将军出身,她第一反应就是,如果用驰道运兵。照着这个速度,哪怕剑南道发生了叛乱,关中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