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6章 夜阑人静思辽东(上)_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回光返照而已。比如近代史上的张勋复辟、康梁二人由维新派变成保皇派等等。

  明王朝在辽阳毕竟经营了二百余年,正统思想在这里根深蒂固,要想让汉人接受异族的统治简直比登天还难。普通民众也许不大在意谁来统治,只要能让我们活下去就成。读书人则不然了,他们信奉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他们从骨子里鄙视梳着个大辫子的女真人。

  努尔哈赤在辽阳遇到了汉人们强烈反抗。而这些反抗主要是由这些读书人挑起的。努尔哈对此进行了坚决镇压,着实是杀了不少读书人。现在的一些史学家们对此持批判态度,认为他是晚年失政。那么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客观的来说,努尔哈赤一开始对汉人是十分优待的。甚至,不排除努尔哈赤在汉人读书人的面前,有点自卑的想法。就好像是现在的读书不好的孩子,在清华、北大学子的面前,可能会觉得自卑一样。你要说那时候的努尔哈赤,觉得自己可能会问鼎天下,那完全是扯淡。这样夸张的想法,就连皇太极都不敢有。

  张准认为,努尔哈赤其实是羡慕读书人的。他一辈子都在深山老林里过日子,连数几匹马都不会,甚至连自己有几个女人都说不清楚,当然羡慕能吟诗作对的汉族才子了。可惜他不是姑娘,否则,嫁给汉族才子也不是不可能的。

  野猪皮的后代子孙,为什么都要拼命的学习汉族文化?那是自从祖宗时代就流传下来的自卑思想在作怪!

  汉人在大金国的地位虽然低下,还拖着一条难看得要死的猪尾巴,但经济上绝对比在明时好。正因为努尔哈赤的优抚,归顺的汉人们才能相对安心生产,后金的经济才得以迅速增长,从而为进军辽沈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即使是最强烈的民族主义者,也不得不承认,努尔哈赤不仅是个军事家,同时也是位政治家。他以方圆不到五里之地的赫图阿拉起兵,经三十年余年的奋斗成就了统一女真建立后金走出大山的煌煌伟业,靠得不仅仅是军事力量,更重要的是他的政治谋略。

  史载努尔哈赤精通《三国演义》,他不会不懂得欲收其地必先收其心的道理。再者,他已经从优待汉人的政策上尝到了甜头,因此,进入辽南后,他继续坚定地推行这一既定方针。辽南最重要的金、复、海、盖等卫所归顺后,他像在抚顺一样,对归降的明朝官员一律就地使用,官复原职,用汉官管理汉民。如任命降将杨于渭守盖州,单尽忠守复州、刘爱塔守金州。

  然而,正应了“此一时彼一时”的古话,在辽南,他的优抚政策不但没有见效,相反还遭到了汉人们的强烈抵抗。带头反抗或积极参加反抗的大都是读书人,在他们的鼓动下,受到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