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0章 决心打造信鸽通信系统_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青鸾还在饲料里参杂了玉米和红薯。不同时期的鸽子,各种配料的比例还不同样。因此,一只翱翔于天际的白鸽,绝不是普普通通的就能够驯养出来的。

  “她们都是我小时候的警卫,也是驯养鸽子的老手。我使用的信鸽,就是她们驯养出来的。信息的接收和发送,大部分也是她们在负责。除了在栖霞的这些,在山东、北直隶的多个地方,还有少数人潜伏。她们的手上都有信鸽,必要的时候,是可以用来通讯的。”

  徐青鸾指着那些饲养鸽子的女子,慢慢的解释说道。既然闻香教已经完全消失,并入了虎贲军,徐青鸾在张准的面前,也就没有丝毫隐瞒。信鸽的站点本来是闻香教最大的秘密,现在都告诉了张准了。

  “全部人加起来,大概有多少人?”

  张准沉吟片刻,期待的问道。

  “大约两百多人吧。”

  徐青鸾回答。

  “两百多人……”

  张准轻轻的自言自语。

  他在仔细的衡量,这些女子的数目,够不够建立一个初步的循环通信系统。闻香教的通讯,是秘密的,是偶然性的,只有非常稀少的几个点,需要的人手和信鸽的数量,都不会很多。但是,虎贲军的通讯,却是公开的,是常态的。这意味着,虎贲军需要更多的人手,需要更多的信鸽。同时,有关信鸽投放点——我们姑且称之为通信站点——的数量也会更多。

  张准的意思,是每个县城,每个军事基地,都有专门的通讯站点,就相当于现在的通讯基站。换言之,就是要在各个城市之间,都设置白鸽联络点。重要的情报,紧急的情报,都交给信鸽来传递。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大量的白鸽,还需要大量的熟练驯养白鸽的人员。

  徐青鸾身边有这么多人懂得白鸽的驯养,自然是最好不过了。张准最担心的就是没有专业的人才。只要有专业的人才,再加上大把的银子,一定可以将这个信鸽系统建立起来。薛知蝶的造船厂,不就是这样起来的吗?只要有人打下基础,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鸽子最远能飞多远?”

  沉吟片刻以后,张准看着那些还不肯安静下来的信鸽,好奇的问道。他无意中想到了整个中国的版图。从最东边到最西边,从最南边到最北边,距离好像超过四千公里。这可是相当远的距离。要是版图进一步扩大,相互间的距离,肯定会更长。

  在古代中国,版图越大,通讯就越是困难。对统治者的考验也就越高。在汉代,光是一条河西走廊,就要走一个月的时间。在唐代,即使用八百里加急文书,从范阳将安禄山造反的消息,送到长安,也用了足足六天的距离。显然,这样的通讯方式,对于统治者做出决策,是非常不利的。

  “一千里左右吧。”

  徐青鸾回答了一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