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0章 龙江造船厂_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和定期参加生产劳动的军夫,常年在厂劳动的人数在千人以上。

  龙江船厂制造的海船,在发展对外关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郑和下西洋”期间,龙江船厂承造了大量巨型海船。据《明太宗实录》卷27、71、75记载,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命京卫造海船50艘”;永乐五年九月,命都指挥王浩改造海运船249艘,备使西洋诸国;永乐六年正月,再命工部造宝船48艘。自永乐二年至六年的四年中,共命工部及京卫造海船98艘,改造海运船249艘。龙江船厂在“郑和下西洋”中是立了大功的。

  除此以外,龙江船厂还制造了很多其他船舶。如正统七年(1442年),参与制造了350艘遮洋船,这些遮洋船都在一千斛(料)以上,都是巨大的海船。后来还相继制造了四百斛以下的战船、黄船、巡船、湖船、渔船等。不过,自“下西洋”结束后,船厂的规模曰渐缩小,至嘉靖十五年后,则主要制造四百斛以下的战船、黄船、巡船、湖船、渔船等等五大类29种规格型号的内河船舶了。

  只可惜,如此雄伟的造船厂,却突然陨落。

  明朝随后的禁海政策,让龙江造船厂彻底的被荒废了。

  要是龙江造船厂没有被荒废的话,十五、十六世纪的大航海时代,怎么会没有中国人的影子?西洋列强的舰队,又怎么有资格在南洋上晃悠?说不定,明朝的舰队,都可以抢先控制地中海了。

  福海和宁海在张海滨的指引下,缓缓的进入龙江造船厂。

  张准放眼看着四周,果然是一片的荒芜。所有的作塘(即船坞),都已经变成烂泥塘。由于多年没有清理,原来的作塘,都已经被淤泥堵塞了,水面上到处都是杂草,到处都是水浮莲之类的。时不时的,有不知名的水鸟飞起。寒冬腊月的,水面上的植物,却是格外的旺盛。水面是暗绿色的,时不时的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漩涡,也不知道下面隐藏着什么。

  水位很浅,吃水深的福海显然无法行驶进来,只能无奈的停靠在外面。幸好,吃水比较浅的宁海还堪堪可以行驶进来。张准等人,于是转到宁海的上面,继续向烂泥塘的深处进发。由于沿途已经荒废了太久,经常出现各种杂物,所以,即使是宁海号福船,也要小心翼翼的艹纵,才能缓缓的进来。

  周正宇打醒十二分精神,全神贯注的艹纵船只,生怕陷在淤泥里面出不来。说真的,要是真的陷在了淤泥里面,还挺麻烦的,就算用福海来拉,都无济于事。幸好张准在离开顾家的时空,基本清空了船上的物资,否则,福海和宁海,根本不可能驶进来。

  宁海慢慢的前行,张准举起千里镜,慢慢的观察四周。这时候,已经是残阳夕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