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9章 杀向江阴_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权力,这使得它成为炙手可热的职位。历任的镇守太监,都不愿意放过的。

  大明朝的海上贸易,还是非常发达的。除了广东、福建、浙江沿海的出海船只之外,从长江内陆出发的船只,也是不少的。出入长江口的船只,可谓是绵绵不绝。来往的商船,路过江阴巡检司的时候,都要送上孝敬的。这可是一份稳定的相当丰厚的收入啊!

  根据俘虏的供述,巡检司收取的孝敬,每天都有几百两银子。年底的时候更多,每天都有上千两。一年下来,轻轻松松的就有几十万两。这还不算那些大商家每年固定的孝敬。要是加上那些孝敬,说不定有上百万两银子。这么有油水的部门,当然是所有镇守太监的大肥肉了。

  张彝宪本来就是个捞钱的好手。他原来是帮崇祯皇帝管理皇庄的。本来干的好好的,结果,不知道在哪里得罪了高起潜,被高起潜暗中怂恿了崇祯一把,他就被发配到南京来了。好吧,其实也不算发配,其实,品级是提升了的。但是,毕竟是离开了皇帝的身边不是?对于太监来说,离开皇帝的身边,是很危险的,随时都有人取代皇帝对你的宠信。

  所以,张彝宪来到南京以后,就拼命的想办法捞钱,以讨回崇祯对自己的宠信。他很快就撤换了原来的江阴巡检,换上了自己人,一个叫做廖大可的人。廖大可新官上任,当然要拼命地拍张彝宪的马屁。眼看就要过年了,廖大可自然是命令手下的人员,加大巡查的力度。

  江阴巡检司总共有五艘巡逻船,全部出动。只要是发现没有交上孝敬的船只,一律扣押。当然,大部分的商船,为了避免节外生枝,都会主动的送上孝敬。可以说,十二月份,是江阴巡检司获得最滋润的月份,一个月的收入,顶得上平时的两个月。

  明朝的海上贸易,是不收税的。福建茶叶每年的贸易额达百万两白银,一年的茶叶税,却只有三十多两银子。由此可见一斑。但是,要是在船上查出违禁品,则可以整艘船货物都没收,甚至是追究货主的责任。这就是江阴巡检司的权力所在。什么叫违禁品?没有明说,都是江阴巡检司说了算。这样一来,可以艹作的余地,就很大了。

  最多的违禁品,自然是输往曰本的货物了。明朝开海禁以后,上谕有一句话,叫做“沟通东西,往来西夷”。这句话很有考究。为什么那么有考究?因为曰本不在其中。上谕故意漏掉了“东夷”两个字。简单的说来,就是你可以和西洋人(西夷)做生意,但是不得和曰本人(东夷)做生意。你要是将货物运往曰本,就是违法,我就可以扣你。

  万历年间,明朝军队和曰本军队在朝鲜,狠狠的干了一架。结果,曰本军队被打得稀里哗啦的,一败涂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