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6章 浮山所!粮食丰收!_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利,保证水资源供应的。基本上可以说,来自崂山的水源,都被张准充分的利用起来了。很多主干渠,甚至是用水泥修筑的,成本那是相当的高,在别的地方,是绝对无法复制的。投入如此的巨大,要是没有不错的收成,张准是要失望的。

  张准想要亲自看看,老田头这个最有技术的种田能手,在最好的田地上,究竟能种出多少粮食来。然后和其他的田地互相比对一下,就算是有了最基本的原始数据。说实话,这年头的水稻产量,的确不怎么乐观。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即使是在江南最好的水田,稻谷的亩产量也就是五六百斤。在山东本地,有四百斤左右,就算很不错了。

  老田头自然明白张准的心思,专门挑了一块田。这块田处于一片大田的中间位置,基本上算是最好的。张准到田地里面去转了一圈,发现稻谷的生长正常,禾苗的间距,基本上和自己后世的认识差不多,没有大跃进时候的各种怪事。

  大跃进的时候,将几十块田的水稻,都拥挤到一片田来,密不透风,层层叠叠,从而编造出亩产几千斤甚至是几万斤的卫星数字。导致中央做出完全错误的决策。这个血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张准可不想明朝的人,为了得到奖赏,也想出这样的歪门邪道来。

  “动手吧!”

  确认见到的都是真实的以后,张准挥挥手,下令开始收割。

  老田家的十几口人,一起努力,这一亩地,在半个时辰的时间里,就全部收割完毕。所有的稻谷,都堆放在一起,总共是九个箩筐。最终逐一称重,总重量是六百三十三斤。晒干以后,大概是四百四十三斤左右。这个数字,和后世当然不能相比,但是在当时,很不错了。须知道,这里是山东地面,不是富饶的江南。

  一般而言,每百斤稻谷,可以碾米六十八斤。四百四十三斤的干稻谷,可以碾米三百零一斤。换言之,最好的田地,大概每亩地可以收获三百斤的大米。扣掉四十斤干稻谷作为赋税,还有四百零三斤干稻谷,可以碾米二百七十四斤。这些大米,完全是属于老田头一家人支配了。

  “还可以。”老田头很谦虚。

  “不错了。”张准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最好的田地每亩地可以打三百斤的大米,只要两亩地,在缴税以后,也肯定可以养活一个人了。换言之,其他三亩地,还可以做其他的用途。即使是差一点的田地,三亩地也可以养活一个人了。这年头种田的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赋税、种子三大块。肥料都是农家肥。成本不算高。

  张准帮老田头一家,粗略的算了一笔账。按照平均亩产量四百斤来计算,二百四十亩的田地,可以收获干稻谷九万六千斤。每个人每年的消耗,大约是七百斤。四十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