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9章 交易_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监王承恩,算是老好人一个,一般不和人为难。只要下面的官员和他打声招呼,他一般都很和善。东厂这边,有关山东鞑子的事情,就是王承恩瞒下来的。他觉得这等小事,没有必要让崇祯继续伤脑筋了。东虏和陕西民乱,已经消耗了崇祯太多的精力,再来个山东鞑子,崇祯皇帝肯定要更加的劳累。王承恩对崇祯,是实实在在的关心和爱护,没有其他任何目的。

  但是,皇宫里面,还有另外一个大太监,那就是高起潜。高起潜一直有意思染指东厂。高起潜和王承恩的关系不是很好,他一直都想找机会将王承恩搞下去。只是,王承恩的确深得崇祯皇帝的信任,高起潜想要搞倒王承恩,有点难度。

  但是,山东有鞑子的事实,高起潜也是知道的。他要是捅到崇祯那里,王承恩少不得一个失察的罪名。高起潜同样隐瞒不报,是觉得自己没有十足的把握。万一此事捅出去,没搞倒王承恩,反而得罪了王承恩和大群的官员,他的曰子就难过了。因此,他对山东的鞑子,也是心照不宣,等待机会。

  锦衣卫那边的情况,同样差不多。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是个急于索贿,缓于害人的典型。这八个字的意思是,被他抓到的人,一般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他抓到人以后,最大的爱好,就是将这个人的全部资产,都敲诈出来。只要你还有一丁点儿的好处,他都不会杀你。如果没有必要,他同样不愿意得罪其他的官员。

  比如说,山东有鞑子的事情,吴孟明显然是知道的。不过,他也知道,山东的各级官员,包括六部和内阁,都在隐瞒此事,要是他自己捅出去,肯定要得罪大量的高官。得罪人又没有好处,他觉得没有必要,因此一直捂着。但是,如果情势不对,此事捂不住了,吴孟明肯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将此事捅到崇祯那里,为锦衣卫上下开脱。同时,下井落石,将山东的各级官员,都狠狠的踩一脚。

  换言之,山东有鞑子这个烂疮,随时都有发作的危险。东厂和锦衣卫那边,都有不可控的因素。如果这个烂疮发作,牵连的人可就多了。就算是登莱巡抚、山东巡抚,恐怕的都是要受牵连的。民间都说崇祯皇帝是个明君,登基就扳倒了魏忠贤这个大太监,但是在各级官员的眼里,崇祯皇帝却是刻薄寡恩、生姓多疑的典范。他要是觉得你欺骗了他,绝对不会饶恕的,杀人抄家是唯一的下场。

  可以说,眼前的山东官场,在平静的表面下面,其实是非常紧张的。哪怕是朱大典和杨文岳,也很担心这个烂疮发作。对付这个烂疮,他们采取的一向是压制的态度,那就是封锁有关的消息。至于剜掉这个烂疮,他们不是没想过,只是做不到而已。其实,他们做梦都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