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1章 造船!开始!_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算是比较大的了。】

  沈凌菲船队拥有的三艘船,就是二百料的三号福船,排水量大约是200吨左右,载重量大约是100吨(约1000石)。三艘船满载,也不过是运输三千石(约60万斤)的粮食。这样的运输能力,并不是很强。元代时候的船队,基本上每艘船,载货量都在三千石以上。自从禁海政策实施以后,大明朝的造船技术,是严重萎缩了。

  福船本身其实是设计来当做商船使用的。战船只是副业。如果要当做专业战船使用的话,有大量的特别部位,需要加固,这使得它本身的重量,会增加不少,载货量自然也就更少了。而且,有个比较郁闷的问题,就是福船始终不是很适合作为战船。先天不足,无论怎么改,都是难以令人满意的。

  经过研究,张准决定,建造最小的五十料的苍山船。

  苍山船是大明水师专业的战斗船,船型比较小,全长不到二十米,宽大约四米,吃水大约五尺(约米)。按照大明水师编制,装备千斤佛郎机2门,碗口铳3个,噜密铳4把,喷筒40个,烟筒60个,火砖30块,火箭100支,药弩4张,弩箭100支。全船37人,水手4人,战士33人,编三甲。第一甲佛郎机与鸟枪,第三甲火器,第二甲冷兵器。

  当然,在张准的手上,除了虎贲铳之外的其他武器,都全部摒除了。同时,为了适应虎贲铳的射击,还做了一些改动。标准的苍山船,排水量大概只有50吨左右。不过,经过张准和薛知蝶的研究,决定将苍山船的体积,稍微扩大一些,排水量达到70吨左右。这样比较有利于虎贲铳的射击。

  张准选择苍山船作为战斗用船,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一来,五十料的战船,比较容易建造,技术上比较成熟。以薛知蝶掌握的技术,完全没有难度。二来,是建造的速度比较快。按照薛知蝶的估计,这样一艘苍山船,在人力物力财力保证的情况下,三个月左右就可以完工。如果同时开工建造多艘的话,速度更快。三来,是小船的龙骨比较容易找。对于一艘战船来说,龙骨是非常关键的要素,必须尽可能的用最好的木材。

  大船的龙骨,需要坚固的巨大的硬木。这种硬木,越大越好,越长越好,树龄越大越好。如果有三百年以上的树龄,那就更好了。普通的几十年树龄的木材,如果用来做龙骨,不用多久,就会被海水侵蚀,从而腐烂掉。然而,三百年以上树龄的硬木,除非是到辽东的深山老林中去寻找,否则,在其他地方,根本很难找到。因为,这种硬木,同样是大富大贵人家用来做棺木的首选。

  “蚁多咬死象。”

  “狼群战术。”

  这是张准确立的水军作战的两个基本原则。

  以浮山城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