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三章 大蜜蜜的基层策论_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寝殿内,浓郁沉香,缓缓弥散。

  享受着杨蜜轻柔的按摩,王迪心中的无名怒火,也是渐渐平复了下来。

  还是那句话,问题出现了,生闷气是不管用的,想法解决才是正道。

  然而让王迪特别头疼的就是,对付这类处在最底层的官吏油子,貌似除了杀一儆百这种要人命的暴力方式,暂时也想不出太好的解决办法。

  甚至是说,在他看来,只要铡刀不落到具体某个人的脑袋上,天高皇帝远的这些官差胥吏们,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

  总不能跟异地为官那样,大规模调动不同地区的官差胥吏去做事。

  至于里长带来的麻烦,在王迪看来,稍微还算好上一些。

  取消里甲制,他倒没有想过。他想解决处理的,只是那些霍霍一村百姓的‘老贼’而已。

  毕竟不管怎么说,大明朝疆域辽阔,刁恶之辈是层出不穷,但民风淳朴的地方,还是有许多的。

  而心黑的那些老王八蛋,之所以能够为霸一方,无非是因为朝廷赐予他们手中的权利罢了。

  土地赋税改革,徭役折银,就能很好消弱他们手中这份权利。

  不过也只是消弱而已,只要纳粮这种实物税还由他们来落实负责,总归还是有点小权利的。

  除非等到了未来的某一天,当粮食问题不再困扰大明朝时,将所有徭役赋税全部折银之际,被人推选出来的里老们,除了仗着本家人多势众耍耍威风以外,恐怕也只能走德高望重这一条路了。

  至于打行嘛,这些自诩侠少的街溜子们,厂卫这种特务暴力机关,就是他们的天然克星。

  将思路理清以后,王迪说,杨蜜写。

  “陛下,奴婢明白了,一国之本在于民,在于农!所以说,陛下您才如此看重基层。嗯…奴婢心中倒是有点想法,不知是对还是错。”

  刺皇杀驾之后,这些日子以来,杨蜜还从未见过一天到晚都是乐呵呵的皇帝生闷气呢。

  心中感到有点好笑之余,更多的则是,她特别想替皇帝排忧解难。

  由于身体暂时不适无法做到的事情,只能通过自己的头脑来解决了。

  “直说就行,朕也看看饱读诗书的你,能有什么远见卓识?”

  刨除远超这个时代所有人的眼光和理工科的知识以外,王迪真没觉得自己会比杨蜜这个仅是二九年华的姑娘要强出多少,尤其是在四书十三经这一方面。

  “陛下,奴婢知晓您担心的是皇权不下乡的问题。”

  “奴婢在想,自永乐十年起,太宗文皇帝便以「会试、乡试录取的人数太多了,未免会有人滥竽充数」的理由,将一、二甲进士录取人数,牢牢控制在了一百人的名额以内……”

  注意到皇帝没有任何不悦神色后,心里松了一口气的杨蜜,继续言语道:

  “大明立国已有近百年的时间,承平日久下,读书人变得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