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77章 于大圣人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77章于大圣人

  威慑与安抚?

  俞士悦眉头微皱,不由思索起来。

  如今的朝廷当中,南宫和天子其实维持着一种脆弱的平衡,而这个平衡的联结点,就是东宫的太子殿下。

  要知道,当今天子登基,从程序上来说,其实是有问题的,说白了,虽然不能说是得位不正,但是到底有几分先斩后奏的意味。

  不去探讨受禅还是嗣位的细节,当今天子继位的合理之处,其实来自于两份诏书,一是宫中圣母的懿旨,二便是所谓的‘口诏’。

  甚至可以说,后一份的效力,比前一份要更强,这和法统无关,而是程序是否合理合法的问题。

  如果说口诏是真,那么天子的根基就稳固,如果说口诏是假,那么天子便是名不正言不顺。

  而遗憾的是,口诏是假的!

  所以想要保证天子的地位稳固,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这份假的口诏变成真的。

  对于朝廷的诸多重臣来说,能够走到这个地步,他们非常清楚,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破绽的伪造。

  唯一能够做到无懈可击的,就是这份口诏就是真的。

  这听起来很矛盾,但是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而且是必须要做到的道理。

  正因于此,天子和太上皇之间,便展开了暗中的博弈。

  当时的局势,天子既已登基,自然不可能再让出皇位,但是,若无太上皇的背书,那么天子继位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

  事实上,如果太上皇回朝,就是不承认这份口诏的存在,或者对此不予表态,当然改变不了大局,但是相对的,天子也不可能强逼太上皇承认。

  如此一来,看似没什么问题,但是终归会埋下隐患,引得朝野上下人心浮动。

  但是现在,太上皇归朝时,郊迎,祭天,祭祖,奉天殿宣诏,亲自昭告群臣,布告天下,以圣旨的形式,补上了这份禅位诏书,也就消弭了这个隐患。

  有这份诏书在,有奉天殿中文武群臣亲自见证,这份口诏自然就是真的!

  或者说,有这份诏书在,口诏是真是假,并没有什么所谓,因为这种正式的圣旨的效力,要远胜于一份口谕。

  但是,太上皇愿意这么做的前提是,太子之位稳固。

  事实上,现在回过头去再看,当初太上皇盘桓宣府不归,未必就不是存了要争上一争实权的念头。

  可到了最后,双方仍然各自做了妥协。

  太上皇退居南宫,不问政事,天子善待太子,保证储君之位,这是一场无言的交易。

  可以说,太子安居东宫,太上皇和天子才能平安无事。

  但是显然,这种平衡是脆弱的,倒不单单是因为太子这个联结点不够稳固,而是对于双方来说,都并不满足于现状。

  太上皇就不说了,就像于谦所说的,虽然退居南宫,但是屡屡暗中试探,想要插手朝政,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