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一 马其顿和农业政策_希腊的罗马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议室中仅有众人小声讨论的声音,大家都对都对王储提议有所触动。

  显而易见,萨洛尼卡将会成为未来希腊农业和工业的主要生产区域的消息,他们还是非常动心的。

  君士坦丁之所以这么急切地鼓励希腊的贵族们加入和发展农业合作社,开发马其顿地区,同样也是因为时间紧迫,留给希腊发展农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可以想象,一旦欧洲爆发大战,整个国际市场上,粮食的价格将会水涨船高,相较于平时的价格,战争时期粮食价格上涨一两倍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到时候缺粮的希腊,就不得不被粮食商人们狠宰一刀,从国际市场上高价购买粮食。

  虽然前些年希腊的农业,在农业合作社这种新型农业组织的帮助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时间短,也缺乏政府方面有力的指导,自行运作的农业合作社,仅仅在经济作物方面有所建树。

  之前在巴尔干战争的阴影笼罩下,巴尔干各国都关注着悄悄渗透马其顿地区的进展,奥斯曼治下的马其顿骚乱,牢牢地吸引着希腊国家上下的注意力。

  整个国家的财力和物力,都忙于整军备战,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部门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帮助指导民众自发组建的农业合作社。

  由于希腊海关不征收粮食关税,所以美国以及俄国乌克兰地区的廉价小麦,大量进入希腊市场。

  由于希腊的农业生产条件远远不如这两国,在外来廉价小麦的冲击下,希腊国内种植小麦的农民完全不能抵抗,纷纷转产其他农作物。

  像是葡萄和甜菜,橄榄等经济作物,受到了农民的青睐,它们价值较高,销路也顺畅。

  希腊境内的农业合作社,除了满足社员自身和养殖牲畜所需的小麦和玉米外,完全没有对外出售这些主粮作物的计划,因为和外来进口的粮食相比,根本没有利润可言。

  在这种情况下,希腊的农业合作社,发展的道路也很奇特,在利益的驱使下,不约而同地开始发展养殖业,豢养奶牛,肉猪,鸡鸭等家禽家畜,然后出售到市场上,获取高额的利润。

  现在的希腊粮食来源,65%依靠进口,其余部分是希腊自刚果进口的稻米。

  以前尽管君士坦丁也预感到希腊这种状况需要得到纠正,毕竟一个国家的主粮大量依靠国际市场进口,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只是却也有心无力。

  希腊的土地贫瘠,化肥产业也落后,小麦的产量极低,这是天然的弱势,非人力可以改变的。

  无论是农业合作社,还是个体种植的农民,只是在市场经济中,选择了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式罢了。

  通过行政手段来强行命令农民种植主粮,一来势必会民怨沸腾,毕竟违背了经济规律,和民众的意愿,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