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八章 东北号角连营(三)_全球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人,再往前走,可就出了边墙了啊。”

  “呵呵,李百户,本官问你,边墙之外是什么?”

  “大人在说笑吧,谁不知道墙外就是建州女真?”

  “本官当然知道墙外是建州女真,那女真人的头领,叫奴儿哈赤的,不是我大明的左都督、龙虎将军么?”

  “呃……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

  “这不就结了,本官身为朝廷命官,去另一个朝廷命官的辖区借个道不行么?传令,全队继续东向,在鸦鹘关出边墙!”

  明代辽东的边墙有三段,按照修筑的先后顺序来说,第一段在辽河流域,第二段在辽西,第三段在辽东。边墙不断东移,非常直观的反应出明朝在东北地区势力的扩张。

  熊廷弼和李永芳说的边墙,就是第三段边墙。它起于开原镇北关,然后迤逦南行到抚顺关(从此关出边墙向正东方向走不远就是萨尔浒),到了抚顺关之后稍稍向东南伸出去一点,其最东端的关卡便是鸦鹘关。过了鸦鹘关后,边墙又向西南方向逐渐内收,一直到鸭绿江边为止。

  宽甸六堡,位于这第三段边墙之外,是汉人力量继续向东扩张的桥头堡。

  理论上来说,从辽阳出发走宽甸,不该向东走。最快捷的路线是:从辽阳向南,走定辽右卫的辖区,然后在今天丹东这个地方上船,沿着鸭绿江逆流而上就能直接达到宽甸六堡。这样走,陆上行程全都在边墙之内,水上航线也是大明和朝鲜共有。既省力,又快捷安全。

  但是熊廷弼从辽阳出来后,偏偏不往南,就是要往东走。他的计划是:在边墙最东端的鸦鹘关出关,然后穿过建州女真的地盘,再到宽甸堡上任。

  再直白一点就是:辽阳是A,宽甸是B,鸦鹘关是C。明明从A到B是一条线,熊大人非要先到C再到B。按照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和一定大于另一条边的定理,这绝对是绕了很远的路了。

  虽说绕了很远的路,但那五百军户这会儿正陶醉于熊大人给他们发的新衣服新武器,加之一路上熊大人极为大方,到了一个卫所直接扔钱叫卫所人员给本队加餐。所以军户们此刻士气极为高涨,熊大人说往哪里走就往哪里走。至于朝廷和兴华宫派来的随员,当然也是唯熊大人之命是从了。

  两个军官李永芳和毛文龙倒是提出了异议,但熊廷弼面对李成梁都不落下风,两个小百户的意见管用么?

  一路行来,熊廷弼也在通过各种方式仔细观察这两个家伙。总的来说,李永芳这个人头脑灵活,知情识趣。他也不会很直白很下贱的来拍马屁,但一路之上,他跑前跑后,又是整顿队伍,又是和兴华宫属员、锦衣卫什么的各种亲近。到了休息地点什么他又能恰到好处的出现在熊廷弼面前各种伺候。总之,这是一个很会来事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