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六章 用技术换美元_材料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研究的氧化锡气敏陶瓷能够对空气中氢、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性气体的变化产生敏感反应。最大敏感度可以达到10的负6次方量级,而且反应速度也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说到这里,张娅婷嫣然一笑,转头对众人说道:

  “对了,我们在气敏陶瓷敏感度方面的突破,还得益于秦总的提示呢。秦总建yì我们在二氧化锡里添加微量的三氧化二锡。同时在传感器表面使用氧化镁等二价金属氧化物作覆膜。我们经过尝试之后,发现效果非常显著。我们实yàn室的同事们都说,军功章有秦总的一半呢。”

  听到张娅婷这样说,一屋子的学者们都纷纷附和起来:

  “哈哈,的确如此。我们实yàn室搞的有机电子材料,有很多地方也得到过秦总的指导,秦总真是一个材料学的全才啊!”

  “没错没错,我常跟我的助手说,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向秦总求助,秦总肯定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好建yì!”

  “也真是神了,你说我搞了这么多年发光材料,上次秦总说了一句话,愣是让我觉得茅塞顿开,我有时候觉得自己的年纪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

  “好了好了,大家别再夸我了。”饶是秦海拥有一张两世为人的厚脸皮,此时也觉得挂不住了,赶紧打断众人的表扬。

  其实众人说的都是实情,现代科技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哪怕是超前一年的思想都会显得与众不同,更何况秦海的见识足足比大家超前了20多年。秦海不想浪费自己的这些先见之明,因此经常会参与学院里各个专业的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提出一些设想,让大家去尝试。

  一开始,大家对于这位技校出身的董事长并不在意,充其量是出于不让秦海难堪的想法,照着他的建yì去试一试,以便未来有个交代。谁料想,试验过之后,大家才发现秦海的建yì竟然是那样精准,许多困扰大家许久的问题,往往就在他不经意的一句点拨之中得到了解决。

  不同专业的学者们有时凑在一起闲聊,说起此事,才发现不仅仅是自己这个专业,其他专业的研究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也就是说,秦海居然是一位跨专业的材料人才,他对于科研的理解用高瞻远瞩来形容也绝不过分。

  当然,并不是说秦海一个人就拥有包打天下的能力,事实上,秦海给大家的点拨只是方向性的,比如在某种材料里添加某些微量元素,或者在某种材料制备时采用某种工艺,具体添加的数量是多少、工艺流程如何,还是需要科学家们自己去摸索的,大家付出的精力远要比秦海说的一句话要多得多。

  可是科研的特点就在于,一个方向性的指点能够让人少走许多弯路,许多科技创新都是科学家们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