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9章 这个宇宙并不存在以太_我有一个全时空英灵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是正确的,”元霄微笑,“在科技的领域,谁都离不开谁。”

  这可是大胆的言论了。

  这个世界,整体依存的是考古,也就是说,考古界凌驾在科技界之上。

  虽然也有不少从事科技自发研究的人,但和考古界比起来,地位还是差了不少。

  尴尬的是,能够进行考古并发现成果的,往往不是搞科技研究的。

  比如元霄的两个重大发现,他并不是化学家和物理学家。

  两个学界内不承认他的地位。

  但是,两个学界却不能一脚把他踢开,反而要摆在重要的地方。

  这就是考古历来的优势。

  现在元霄说什么,说考古也离不开自发研究。

  这等于抬高了研究者的地位。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元霄解释,“其实道理很简单。

  我们考古者可以发现理论,发现科技。

  但是这些技术的深度解读,离不开各行业的研究者。

  只有技术理论被研究透了,我们才能说,掌握了这一项的科技技术。

  同学们可以想一想,是不是这样的道理。

  如果大家可以接纳我的观点,那么未来转身投入科技研究的行列,坐在实验室或者书桌前,解密考古发现的各种理论,是否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也是伟大的贡献。

  哪怕最终的结果,付诸流水,然而曾经的努力,并不代表它不存在。”

  全场掌声雷动。

  尤其是侯嘉锡迈克尔逊这样的,他们就是元霄口中的“研究者”。

  元霄并没有贬低研究者的地位,反而认为,科技的未来掌握在他们手中。

  对于考古界而言,这可是大逆不道的发言。

  关键是元霄其实算是考古界的人士。

  有同学就举手了:“元老师的话,很有道理。

  那么我想问一下,作为考古界的一员,元老师为什么会有刚刚的想法呢。”

  说的很好,元霄在讲台上鼓掌。

  “正因为我是考古界的一员,对于研究者才更加推崇,”元霄谦虚,“我的元素周期表,没有比如侯院长带领团队的验证,很多新元素的发现,是无法证明的。”

  他开始讲相关的关联性,这也是事实。

  考古者,只是发现已有的科技技术。

  并不代表他们能够理解、能够掌握,并在其基础上创建出新的科技理论。

  “没有基盘的叠加,金字塔是无法建成的。”元霄看了下表,时间已经接近尾声了。

  讲课差不多要结束了,不过学生们丝毫没有停止的想法。

  元霄这样的老师,确实和其他搞研究的教授什么的不一样。

  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客观,也更加真实。

  大三的学生,半只脚已经踏入社会了,他们恰恰需要这种现实的教程。

  可以作为未来自己人生的参考。

  侯嘉锡看了下气氛,比想象的要好。

  “看来以后有机会,可以让元老师多讲几次课了。”侯嘉锡低声说着。

  迈克尔逊也同意,元霄没有贬低搞研究的,也对自己的胃口。

  这时,有学生举手发问了:“那么我想请问一下元霄老师,作为考古发现者的您,怎么看待最近世界一部分物理学家,对你发现的牛顿力学理论的争议呢。”

  轰!

  侯嘉锡脸色变了,这个已经超出了课程讲课范围。

  他知道,元霄并不是物理学家,这个问题问出来,摆明是给元霄难堪的。

  迈克尔逊也是愣了一下。

  元霄笑了。

  这位同学,为何你如此优秀!

  等我上天了,绝对不会辜负你今天的付出。

  他满意地笑了:“问的很好,其实我也有在关注最近的一些话题。

  那么,在这里,我的看法只有一个。

  联邦的弗罗兹教授很优秀,只不过,他的结论是错误的。

  这个宇宙并不存在以太。”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