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5章 颁下乌丸(第三更)感谢盟主海蒂飘红打赏!!_悍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下莫非王土。公孙氏窃据辽东多年,的确是时候将他收回。不过,不仅仅是辽东,还有玄菟郡,还有乐浪郡。那高句丽人,多年来屡次犯我疆土,孟彦绝不可对其心慈手软。若有机会,不妨将之一举灭亡。”

  刘闯觉得,自己已经杀性很重,可听了郑玄的话,也不由得打了个寒蝉。

  高句丽……

  老先生这是要我,灭了高句丽国祚!

  按道理说,郑玄饱读诗书,学问惊人,本应怀有平和心态。

  就像后世影视中,动辄要以仁义待人,这似乎才符合一代大儒宗师的风范。

  可是,刘闯忽视了一个问题。

  汉代的儒学,和宋明,乃至清代的儒学截然不同。可以说,明清儒学,是一种被阉割了的儒学,满口道德仁义,满腹女盗男娼。汉代儒学,尚处于一个发展上升的阶段。所以在这个时期的儒学,更讲求海纳百川,有容人之肚量。而且,汉代儒生,更不会持有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想法。纵观汉代所有的儒学名家,不仅是学识过人,更兼体格强壮。

  骑射,是汉代儒生必修之功课。

  比如那位设连环计杀死董卓的王允,早年间便是一个游侠儿,好击剑,善骑射。

  郑玄在大多数时候,都会表现出谦谦君子之风。

  但是在原则问题上,他同样是极为强硬……莫说郑玄,许多汉代儒生,都是这样的性子。

  所谓的唾面自干,在汉代儒生中绝不可能出现。

  若真有这种事情发生,汉代的儒生绝对会施以老拳……而这,恰恰又符合了孔圣人‘何以报德,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说法。刘闯喜欢这个时代,尤胜于后来的盛唐。他甚至认为,单以血性而言,汉代读书人的血性,远胜唐代的读书人。不过想想,似乎也不是不可能……唐在汉之后,而在这汉唐之间,尚有五胡乱华之难。汉人血性,儒家的血性,每经过一次这样近乎于灭族的灾难之后,就会出现断档,就会变得稀薄,乃至于变成后来的奴性儒学文化。

  假使汉唐犹在,焉得胡儿猖狂?

  刘闯看着郑玄那一脸的冷意,又怎敢拒绝。

  “孟彦可知道,我为何对高句丽恨之入骨?”

  “这个……”

  “昔年,我有一位长辈,因党锢之祸,被赶到乐浪做太守。

  时高句丽王位宫死,其子伯固,进犯辽东,与公孙氏勾结,杀带方县令,更将我那长辈妻子掳走淫乐。我那长辈不甘受辱,自刎而亡。可是……后来,在建宁二年,耿临为玄菟郡太守,将伯固击败。那伯固便归顺投降,可是又和公孙度暗中勾结,害死耿临,霸占玄菟。

  此人如今,居于国内城。

  但是却和公孙度一直有勾结,并且控制着玄菟郡。”

  郑玄说到这里,便忍不住咬牙切齿道:“时玄菟郡尚有十余万人口,可如今,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