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六章 囊谦_顽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戴道子是个好人。

  他此行的目的是穿过祁连山,去往卫拉特,在蒙古人那里寻找可能的帮助。

  为达成这一目的,他携带了两样精挑细选、投其所好的礼物,财货与教法。

  因为途中会经过汉人的地盘,所以战马与财货献给汉人皇帝,而最终解决他的问题,还是要靠把教法送给蒙古人。

  人们求助神明的基石,是恶劣的自然环境与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

  汉地一方面缺少这种基石,另一方面作为多种古文明交融的中心,人们见多识广,自有一套不断改革的世俗观念。

  这种世俗观念就像康区百姓笃信的苯教一样,根深蒂固。

  他们的教法在藏地康地是被广泛接受的正道,到了汉地就会成为外道,对指导生活无法起到帮助。

  但对卫拉特的蒙古人来说,恶劣的自然环境与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那边都有。

  尕马真正想找的人,是以调停战争而闻名的卫拉特盟主,和硕特部的国师汗。

  至于刘承宗的军队,尕马其实不希望得到其帮助。

  短暂留宿海北这几日,尕马大概对狮子军有了些许了解,他们不是地方政权,从东科尔到海北划地自治,是一群掌握极端武力的流亡军人。

  毫无疑问,这在兵力上这是一支强援。

  但就连朝廷都未能将势力延伸至玉树与昌都,刘承宗作为汉人,将来早晚还要回到汉地,即使能助他出兵一次,也无法长久保护囊谦地方。

  当然那是长远才需要考虑的事,在当下看来并不重要。

  在如今,重要的事情是……尕马囊中羞涩,雇不起一支这样装备精良的军队。

  毡帐外砰砰几声铳响。

  这些从中原来的马队,又开始操练他们的军械了。

  尕马见过火枪。

  火枪在雪山之上是稀缺兵器,但也不是绝无仅有,主要来源于阿里地区,那里与占据印度的蒙兀儿接壤。

  所以火枪在雪山之上非常稀缺,却也并非绝无仅有,尕马甚至听说在雪山西边,甚至有骑在战象背上放铳的火枪兵。

  但尕马从未见过那么多火枪。

  数百杆制式不同的火枪进行齐射,震天动地令人肝颤的声响,无时无刻不提醒着他……没错,是自己雇不起的军队。

  突然,戴道子走进帐中,喜道:“尕马,大帅要见你了!”

  转经筒的锁链缓缓停下,尕马深吸口气,点头走出毡帐。

  三月海北的冷风依然刮面。

  刘承宗打马掠过打放火器的小军阵。

  经过这个冬天,军士们的衣袍铠甲都变了模样。

  他们的头盔顿项、铠甲、衣袍边缘和箭袖都加了一层毛皮里子,衣甲都毛绒绒的,看着就很暖和。

  这两天他都忙着确定练兵马营的作战能力。

  冬去春来,经过数月整编磨合,这支以七千延绥、宁夏、固原边军为骨干,万余旗军、农民军、饥民为辅的军队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