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章 知行斋论道上_楚花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道便毫不犹豫的把小道友拉了过来,如此方为知行合一,否则你我皆要引为憾事。”

  洛西楚道:“杜老,贫道以为,知应是良知。”

  杜雯心道:“为何是良知?”

  “贫道以为知行合一,正是要人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从一开始便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就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如此知行统一,方可为之‘善’。”洛西楚道。

  杜雯心两眼放光,道:“小道友此番立意却是比老夫的理解更升华一层,老夫一直认为知行合一只是内心和行动上的统一,未曾想过存善知,方行善行,那么又如何存善知呢?”

  洛西楚道:“贫道以为人的认知应该是由浅入深呈三层境界领悟。”

  杜雯心道:“愿闻其详。”

  “这第一层便是心即理也。”洛西楚道。

  杜雯心道:“何为心即理也?”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洛西楚道。“外部的具体事物或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不会产生理,理是我们主观对客观事物或规律的认知,是我们心里的想法,没有心也就没有理,天地万物即吾心,吾心即天地万物。”

  洛西楚指着窗外的一盆花道:“杜老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杜老同归于寂,杜老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杜老心外。”

  杜雯心望着窗外若有所思,道:“人的伦理道德与天地间的规律完全无关,道德只与我的本心有关,我若真心喜欢、赞成的事,便是善,我真心憎恶、厌弃的事,就是恶,如此方为心即理也,老夫可否这样理解小道友的意思?”

  洛西楚道:“杜老通透。”

  杜雯心继续说道:“人心既存善知,所行必是善行,那这第二层境界方才是知行合一。”

  洛西楚:“然也。”

  “那这第三层境界是为何?”杜雯心问道。

  “致良知。”洛西楚道,“所谓致良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若知良知就可以自发而本能地知道什么为是,什么为非,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杜雯心扬天长叹一声,“若天下人皆能达致良知,做任何事都跟随自己的良知而不以利益为出发点,那这世上便再无尔虞我诈,朝廷上便再无欺上瞒下,国与国之间也再无战争了。”

  洛西楚苦笑道:“贫道以为达致良知是人生修行的顶峰,有善有恶意之动,为善去恶是格物,人生本就是一场苦修,真正能勘破者又有几人,贫道以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