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章 重庆茶楼_蝶与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了这一切后,周林便出门与香君会合了。

  这次的出行,两人没有走在一起,是前后隔开来的,周林在前,香君在后,但是又让人猜不出来他们是认识的。

  到了一间茶楼,“江山一览轩”,名字很好听。周林进去了,香君也随后进来,两人隔了几张台子,

  重庆人爱喝茶,尤其爱上茶馆里去喝茶。

  重庆的各行各业、三教九流各种不同身份的人,都有天天上茶馆喝茶的习惯,到茶馆里休息、品茗、聊天、会友和议事,茶馆就是人们社交的主要场合。

  因此,重庆的茶馆很多,遍布大街小巷。

  茶馆的座位很舒适,是用竹片串成的躺椅,取材于本埠盛产的斑竹、楠竹和“硬头黄”制作。

  这种躺椅轻便灵活可折叠,高矮适度稳定性好,茶客可坐可卧,闭目养神不虞摔跌。

  重庆茶馆里的茶具则是传统的“三件头”,即茶碗、茶盖和茶船,俗称“盖碗茶”。

  精于吃茶的人就知道,这种茶具优点有三:茶碗造型上大下小,茶叶容易冲转和浸泡深透;茶盖既可视茶叶浸泡程度控制水温,又可用其搅和茶叶,饮茶时阻挡浮叶入;茶船有端碗不烫手,茶溢不湿衣的妙处。

  茶馆内专司泡茶和续水的人,重庆茶馆里则称“幺师”。

  这“幺师”的名称是有来历的,他们多数都是袍哥中的老幺,故称之为“幺师”。

  袍哥茶馆里的“幺师”是非常重要的接头人,他们不仅要会察言观色,还要懂得帮会的规矩、切口和手式。

  袍哥中的规矩是很复杂严密的,外地袍哥来到重庆,人生地不熟,往往先坐茶馆与堂倌接头,按照规矩,先说上切口,并带有相关手式。

  周林不是来找“幺师”接头、联络帮会的。

  周林来这里,则是与地下党的人在此接头。

  周林找了个茶座,坐了下来,马上就有人上来泡茶。

  周林挥手让人离开,自己则是躺在躺椅上唱了起来。

  晚风吹来天气燥,

  东街的茶馆真热闹,

  楼上楼下客满座啊,

  “茶房!”“开水!”叫声高。

  杯子碟儿叮叮当当响,

  瓜子壳儿噼里啪啦满地抛。

  有的谈天有的吵,

  有的苦恼有的笑,

  有的谈国事啊,

  有的就发牢骚。

  只有那茶馆的老板胆子小,

  走上前来细声说得妙:

  “诸位先生,生意承关照,

  国事的意见千万莫发表。

  谈起了国事容易发牢骚,

  引起了麻烦你我都糟糕,

  说不定一个命令,

  你的差事就撤掉,

  我这小小的茶馆贴上大封条。

  撤你的差事不要紧啊,

  最好是今天天气哈哈哈哈,

  喝完茶就回家去,

  睡一个闷头觉。”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