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62章 我柴家这回露大脸了_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

  输了第一场,弘文馆的人,都显得有些迟疑。

  原本预备第二个上场的,也是一个中年人。

  弘文馆中,一学就学十几二十年,还不入仕的人,并不在少数。

  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贵族出身。

  不愁吃不愁喝的,只想一辈子在学问的海洋之中徜徉。

  早年间,弘文馆还叫太学的时候,不少人都是通过这种方式,硬生生给自己读出一个官位来。

  这是一种,并不成文的惯例。

  在国办学院之中,读的年头够长,并且有真才实学的,基本都会给一个国子博士的名头。

  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安慰奖。

  而正统入仕之人,没有个七八年,估计也很难达到,和国子博士平等的级别。

  区别只在于,一个有权力,一个没权力罢了。

  m.42zw.cc

  贵族出身的人,只要不是心里有某些需求,谁会把权力当回事?

  他们要的,只是地位而已。

  况且,国子博士是清贵之中的清贵。

  若是被上峰看中,直接进入御史台,亦或者直接进入三省,也是很有可能的。

  换句话说,在弘文馆旧属之中,学问和年龄,几乎可以算作是成正比的。

  可惜的是,经过第一场之后,贾统的光芒实在是太闪耀了。

  而且...他好像也没有要下去的意思...

  莫非,第二场还是他?

  李承乾见贾统一动不动,心中有了计较。

  “王先生,为何之前从未听说过这个贾统?”

  王勣瞥了李承乾一眼,道:“书院四届弟子,一届比一届多,加起来好几万人,光念名字就能念好几天,你听过才有了鬼!”

  李承乾知道王勣不想说。

  老家伙这么打马虎眼,八成是早就被贾统,当成秘密武器来培养了。

  “可是第二场是帖经,跟墨义不完全是一个路数的...若是弘文馆出一个只知道背死书的...”

  王勣又瞥了他一眼,这回,压根没搭理他。

  李承乾自讨了个没趣,讪讪一笑,不再多言。

  他的担心,不无道理。

  帖经的确比墨义要简单上一些。

  但墨义需要的,是深入研究,考的是知识面的深度。

  而帖经不求甚解,要的只是知识面的广度。

  如果弘文馆出来一个,成天只知道背书的人,那谁输谁赢,还真就不一定...

  好在,贾统依旧信心满满的样子。

  和第一场不同的是,他不再闭上眼睛。

  而是满怀期待,瞪着眼睛,等考官出题!

  似乎...已经迫不及待了。

  也不知,是他喜欢考帖经,还是因为,方才李义府连番催促过他...

  书院这边的考官没动,弘文馆那边,因为孔颖达不知跑哪去了,考官换成了于志宁。

  相比于李纲和孔颖达,于志宁似乎不是那么显名声。

  但实际上,于志宁也很不简单。

  同为天策府十八学士出身,于志宁刚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