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五章 答复_娇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普通人却不是顾延章。

  一心拼命赶回延州,除却想要给家人立碑建冢,还有一个极重要的原因,便是想回来考发解试,凭借延州的籍贯,增加自己点状元的可能。

  如果不是为了状元,他为何不在蓟县应考?

  只是——

  在延州应考,就一定能得状元吗?

  未必……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一开始就知道,这不过是能增加中状元的几率而已。

  况且点状元,从来不单是靠的文才,便是谁也不敢说自家大才,一定能中状元。

  下场科考,力争状元,是为了做官,为了得青云之业。这是男儿的抱负,也是晋人最好的出路。

  顾延章要立业,要养家。学成文武业,除却货与帝王家,再无其余更好的选择。

  大晋极重科举,往届状元,约定俗成,均是授从八品将作监丞、通判诸州。一甲第二名至第十名,授正九品大理评事,皆注通判差遣。

  其实本质上,第一名与第十名,除了从八品与正九品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在差遣上,相差并不太大。

  顾延章自负己才,只要给他些微时间温习,状元虽无十足把握,一甲却是十拿九稳的。

  接受陈灏的举荐,有几桩好处。

  其一,不用考发解试,只用考相对来说难度极小的,针对“有官人”的锁厅试。

  其二,如果功名不谐,名落孙山,还能回头有一个转运司从九品监司官的官职。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有转运司勾当公事的差遣。

  要知道,官身易得,差遣难得。更何况是延州阵前转运司的差遣。

  第五甲的同进士出身,所得的也不过是从九品的判司簿尉,还要等候守选,静待差遣,如果运气好,等上一年半载,也许会有个不太好的差遣,如果运气不好,便是等上三年五载,也未必能有个穷乡僻野的差遣。

  阵前转运司的差遣,放在常人,也许只是个不错的位置,可若是顾延章得了,想要借此得功,当真是如同探囊取物。

  这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大战在即,寻常人磨勘十余年,所升品级,也未必有阵前立上一功的升迁来得快。

  接受了这一项举荐,对于他来说,几乎就等于得到了快速升迁的机会。

  三桩好处,第一、第二于顾延章而言,皆不重要——他不可能过不了发解试,更不可能名落孙山,唯一不确定的,只是能不能得头名而已。

  可第三桩,却叫人实在动心。

  如何选?

  大战就在眼前,若是与之擦身而过,或许十年、二十年、或是三十年内,都不会再有这个机会。

  不仅能手刃仇雠,还能建功立业。

  是要这一条稳打稳扎,却注定能脱颖而出的路,还是去争取状元那并无把握的荣誉?

  顾延章犹豫了一下,抬起头,望着陈灏,道:“多谢钤辖厚爱!”

  他顿一顿,深深吸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