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八章 袁崇焕_明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如杨涟、如林则徐。

  所谓封建士大夫精神,就是没落,守旧,不懂变通,不识时务,给脸不要脸,瞧不起劳动人民,自命清高,即使一穷二白,被误解,污蔑,依然坚持原则、坚持信念、坚持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他们坚信自己的一生与众不同,高高在上,无论对方反不反感。

  坚信自己生来就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怀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无论对方接不接受。

  坚信国家危亡之际,必须挺身而出,去捍卫那些自己不认识,或许永远不会认识的芸芸众生,并为之奋斗一生,无论对方是否知道,是否理解。

  坚信无论经过多少黑暗与苦难,那传说了无数次,忽悠了无数回,却始终未见的太平盛世,终会到来。

  【遗弃】

  孙承宗失望而归,他没有能够拯救东林党,只能拯救辽东。

  魏忠贤曾经想把孙老师一同干掉,可他反复游说,皇帝就是不松口,还曾经表示,如果孙老师出了事,就唯你是问。

  魏公公只好放弃了,但让孙老师呆在辽东,手里握着十几万人,实在有点睡不安稳,就开始拿辽东战局说事,还找了几十个言官,日夜不停告黑状。

  孙承宗撑不下去了。

  天启五年(1625)十月,他提出了辞呈。

  可是他提了N次,也没得到批准。

  倒不是魏忠贤不想他走,是他实在走不了,因为没人愿意接班。

  按魏忠贤的意思,接替辽东经略的人,应该是高第。

  高第,万历十七年进士,是个相当厉害的人。

  明代的官员,如果没有经济问题,进士出身,十几年下来,至少也能混个四品。而高先生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混了整整三十三年,熬死两个皇帝,连作风问题都没有,到天启三年(1623),也才当了个兵部侍郎,非常人所能及。

  更厉害的是,高先生只当了一年副部长,第二年就退休了。

  魏忠贤本不想用这人,但算来算去,兵部混过的,阉党里也只有他了。于是二话不说,把他找来,说,我要提你的官,去当辽东经略。

  高先生一贯胆小,但这次也胆大了,当即回复:不干,死都不干。

  为说明他死都不干的决心,他当众给魏忠贤下跪,往死了磕头(叩头岂免):我都这把老骨头了,就让我在家养老吧。

  魏忠贤觉得很空虚。

  费了那么多精神,给钱给官,就拉来这么个废物。所以他气愤了:

  必须去!

  混吃等死不可能了,高第擦干眼泪,打起精神,到辽东赴任了。

  在辽东,高第用实际行动证实,他既胆小,也很无耻。

  到地方后,高先生立即上了第一封奏疏:弹劾孙承宗,罪名:吃空额。

  经过孙承宗的整顿,当时辽东部队,已达十余万人,对此高第是有数的,但这位兄弟睁眼说瞎话,说他数下来,只有五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