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章 混战_明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臣的一句话,可能毫无作用,万历的一道圣旨,却足以改变任何人的命运。

  然而万历失败了,面对那群前仆后继的人,他虽然竭尽全力,却依然失败了,因为权力并不能决定一切——当它面对气节与尊严的时候。

  王家屏走了,言官们暂时休息了。接班的赵志皋比较软,不说话,万历正打算消停几天,张位又冒出来了。

  这位次辅再接再厉,接着闹,今天闹出阁讲学,明天就闹册立太子。每天变着法地折腾皇帝,万历同志终于顶不住了。如此下去,不被逼死,也被憋死了。

  必须想出对策。

  考虑再三,他决定去找一个人,在他看来,只有这个人才能挽救一切。

  【王锡爵】

  万历二十一年(1593),王锡爵奉命来到京城,担任首辅。

  王锡爵,字元驭,苏州太仓人。

  嘉靖四十一年,他二十八岁,赴京赶考,遇见申时行,然后考了第一。

  几天后参加殿试,又遇见了申时行,这次他考了第二。

  据说他之所以在殿试输给申时行,不外乎两点,一是长得不够帅,二是说话不够滑。

  帅不帅不好说,滑不滑是有定论的。

  自打进入朝廷,王锡爵就是块硬骨头。万历五年张居正夺情,大家上书闹,他跑到人家家里闹,逼得张居正大人差点拔刀自尽。吴中行被打得奄奄一息,大家在场下吵,他跑到场上哭。

  万历六年,张居正不守孝回京办公。大家都庆贺,他偏请假,说我家还有父母,实在没有时间工作,要回家尽孝,张居正恨得直磨牙。

  万历九年,张居正病重,大家都去祈福,他不屑一顾。

  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反攻倒算开始,抄家闹事翻案,人人都去踩一脚,这个时候,他说:

  “张居正当政时,做的事情有错吗?!他虽为人不正,却对国家有功,你们怎能这样做呢?!”

  万历十三年,他的学生李植想搞倒申时行,扶他上台,他痛斥对方,请求辞职。

  三年后,他的儿子乡试考第一,有人怀疑作弊,他告诉儿子,不要参加会试,回家待业,十三年后他下了台,儿子才去考试,会试第二,殿试第二。

  他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人。

  所以在万历看来,能收拾局面的,也只有王锡爵了。

  王大人果然不负众望,到京城一转悠,就把情况摸清促了。随即开始工作,给皇帝上了一封密信。大意是说,目前情况十分紧急,请您务必在万历二十一年册立太子,绝不能再拖延了,否则我就是再有能耐,也压制不了!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万历没敢再随便找人修电脑,专程派了个太监,送来了自己的回信。

  可王锡爵刚打开信,就傻眼了。

  信上的内容是这样的:

  “看了你的奏疏,为你的忠诚感动!我去年确实说过,今年要举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