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六章 组长找我啥事呢_永不解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毕竟相互对骂了那么多年,连架都打过一次,作为最大假想敌连兵工厂都修到三线去了,我们国家的应对确实是必须要小心,采取的是最谨慎的措施和规格。

  由于列日涅夫这个勋章收藏爱好者、喜欢亲吻别人的怪人,在其生前已经在塔什干讲话中表现出了对华缓和的迹象,所以我们最后是派出了外交部长作为“特使”参加了葬礼,结果出乎意料地受到了超规格的待遇,还在参加葬礼时与苏修后来的总书记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就在几天后,两国外长举行了正式会面,这是20多年来首次外长会面。

  等于说,世界上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在相互敌对了20多年后,通过了一个苏修前领导人的葬礼,两国关系之间的坚冰已经出现了缝隙,取得了重新开启了对话之门的成就,这事在当时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并开始对整个世界的冷战格局发挥一定影响。

  这话绕来绕去又绕回到“蝴蝶”的身上了,如果他能早一年,只要早几个月给我们写信,这一个目前已知的修复两个大国关系的机会,面对主张“恢复苏中人民传统友谊”的新领导人,我们又该如何抓住呢?能不能步子迈得更大一点,结果更好一点,尽快结束这双方都付出了沉重代价的敌对关系呢?历史没有如果,未来需要人民继续创造。

  想得有点远了,要么找到“蝴蝶”,要么至少拿到“蝴蝶”在信中提到的那一封信,不然中美苏三国的未来演变和格局仍然笼罩在未来的迷雾之中。虽然从已经掌握到的信中了解到了故事的结局,也能从中推研判断出一些惊世骇俗的过程,但因为其过于惊骇而必须有更多的旁证来佐证,至少我是不敢细想的。

  一脑门子的国际大事是纯属我走了神的思想开小差,好在我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并没有人在旁边看着,当下要处理的工作还是稀土这个问题。

  看着我手上的材料,我都能想象得到连续召开了三天的关于稀土问题跨部委工作调研会上,相关利益各方的唇枪舌剑和争权夺利,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斗争。

  大家都不是傻子,或者说能坐到那个位置上的领导们没有一个是傻子,中央首长突乎奇来的关注目光,大规模、高规格、全方位的调研活动,往往预示着这是国家层级政策改革的前兆,谁在此时此刻敢不为自己努力发声争取,谁就是本部门行业的罪人。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由于国家发展需要,外汇十分地短缺,从我国1979年开始出口稀土以来,一直都是出口创汇的新兴和拳头产品,与咬牙切齿地割肉,卖掉煤炭、石油这些战略资源相比,至少有有人买、储量高、内需少、开采易、利润高等等优点,特别是在有人买这一点上,即使是传统的出口项目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