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百一十七 总算说正事了_大明:我是五好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经明白,自己要是这次在错过机会,怕是回去就要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了。

  “伯常啊,你怎么看?”

  刘健不动声色发问道。

  周经揣着明白装糊涂,“刘公啊,陛下即是下旨设立的镇国府,又让殿下以皇太子的身份出镇镇国公,又让镇国府负责安置百姓,足以可见陛下对镇国府颇为看重啊。

  如今镇国府第一次行文,若是不去,是不是有些……”

  刘健哪里还听不明白周经的意思,这周经已是开始为了挣银子不择手段,胡言乱语上了。

  什么镇国府陛下颇为看重,太子出任,难道他周经不知道这镇国府怎么一回事?

  至于太子出任,也就只有太子了,那是,人家自个设立的,他不当,那也得有人敢去当啊。

  不过,周经倒也说的没错,要是从官面上看,这镇国府的级别还真是不低,人员也是高配,足以见陛下重视。

  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对视一眼,他们都不是迂腐之人,自然知道其中多大的机遇,多大的利好。

  可是朝官的言论也不能不管啊,尤其是那些个翰林院的翰林清贵,御史给事中,那一个个的嘴,又毒又辣。

  刘健三人可不想自己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最后致仕以后,被这些个嘴上没毛的黄口小儿编排,博得个前朝的棉花首辅,泥塑尚书,还被传出什么扒灰的事迹。

  你说说,扒灰,这不就是故意恶心人嘛。

  周经见刘健三人拿不定主意,也是急了,你们内阁要面子,大不了我户部不要脸了,没钱的户部,有个什么脸。

  “刘公,要不这样,内阁若是不方面,那下官就代户部去,您看可行?”

  “不行,不行”,这回倒是谢迁摇摇头,“这成何体统,户部都去了,内阁能不知道?

  内阁若无反应,户部此举又是何意,不行,不行。”

  李东阳也是开口附和:“谢公说得对,依着老夫看,还是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还没从长计议多久,又有文吏来说,说是兵部尚书马大人,礼部尚书张大人,工部尚书李大人,还有翰林大学士梁大人,左都御史韩大人都在暖阁外面,说是有要事禀明。

  马文升,张升,李绍言,梁储,韩文,都是朝廷里赫赫有名的大员啊。

  什么,刘健几人一惊,这么些人都凑在一起来内阁,他们可不相信正好都有天大的事,又正好碰上了。

  不过人来了,也不可能把人往外赶,只能全都请进来。

  一时间,本就狭小的内阁更显得落不下脚。

  果不其然,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汇报以后,大伙也拐弯抹角的提到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上面,说什么做臣子最重要的就是要对陛下忠心耿耿。

  其中意思,都是聪明人,也都不言而喻了。

  其中梁储的表态,更是给内阁喂了颗定心丸。

  要知道,梁储虽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