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81 第二架安-225_重生军工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用处不大。

  现在苏联没了,空间探测任务也都全面停下。

  这些飞机,俄罗斯甚至都没要求要交给他们。

  无论是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还是驮着庞大的暴风雪航天飞机到上万米高空进行发射的安-225,俄罗斯方面都没有任何要求。

  仅仅这这两架飞机,哪怕不执行任务,每年都需要大笔维护经费。

  都穷呢。

  “不是我们不愿意交付,而是贵方给出的价格,低于了成本价,无论是我们公司,还是我们政府,都没有谁愿意承担这部分资金……”尤里亚夫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不管怎么说,不加钱,是没有可能交付的。

  双方已经展开了很多次的谈判。

  “杨主任,只要再加3000万美元,这架飞机就可以直接交付。空中试飞也没有问题……”尤里亚夫见对方神色难看,依然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中国需要这样的飞机。

  前面三亿美元已经给了,如果不给这三千万美元,之前给的三亿美元,那都打水漂了。

  “这已经充分表达了我们的诚意。各种改进的实验,花费远不止这个价格,至少需要上亿美元……”

  对方不回答,尤里亚夫继续开口。

  确实有了很大的诚意。

  一亿美元的经费增加,对方不愿意给。

  经过这么多次谈判,他们主动把需要追加的资金从1亿美元降低到8000万、6000万……一直到现在的3000万。

  “一分钱都没有可能。同时,我们将会全面中止跟贵方的合作。”杨晓东直接丢出这样一句话,随后带着红旗集团的专家团队向外走去。

  这种场景,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乌克兰人倒也不急。

  红旗集团不是特别有钱,不可能就让三亿美元的投资打了水漂。

  何况,安东诺夫跟红旗集团签订的安-22技术转让协议,很多核心技术都还没转交呢。

  “孙老,这飞机的技术性能符合咱们的使用需求吧?”往酒店走的时候,杨晓东直接问旁边一名头发花白的小个子老者。

  老者带着黑框眼镜,边走边回头,看着旁边那有六层楼高的庞大飞机。

  “技术指标都符合,飞行数据等也符合。是否可以发射火箭,目前没有经过实验,根本就不知道。”孙老叹了口气。“他们不交付,我们也没辙,无法进行后续的测试跟实验。”

  这飞机,现在本来应该属于中国了,可乌克兰人不愿意交付。

  虽然,现在他们无法制造。

  买回去,不仅是为了使用,也是为了研究。

  之所以给3亿美元采购,就是为了拥有可以设计制造这样大飞机的能力。

  之前的合同中,跟安东诺夫签订协议后,按照合同规定,中国方面必须拥有安-225部分检修能力,大修能力。

  三亿美元,不仅是购买这架飞机,也包括地勤服务系统跟相关装备。

  要不然,红旗集团怎么可能给钱?

  “谢凯从不做亏本买卖,估计他也没想到乌克兰人会拒绝交付。”孙老叹了口气。

  “要是谢凯在这里就好了。虽然不知道他怎么跟乌克兰人谈,但是他绝对能让乌克兰人乖乖交付……”

  “谢凯怎么会管这些事情。可惜了,那小子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令人震惊的天赋,但是他却不愿意被束缚……”孙老叹了一口气。

  基地里面,只有高层才最清楚谢凯。

  管理人员看到的是谢凯在发展决策上的天赋,科研人员则是看到的谢凯在技术领域的天赋。

  任何项目,谢凯的一些提议,几乎都能让他们恍然大悟,突破瓶颈。

  奈何,谢凯根本就不愿意踏实在一个领域中认真研究下去。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