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37 美国都没有的火箭发动机技术,就在眼前_重生军工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谢凯居然告诉他,准备好了。

  “伊万同志,请相信我们的实力。之前确实没有,现在你不是来了么?至于基础资料跟专用的研究设备,那都不是问题。走吧,我带你们去看看。”谢凯懒得废话。

  要让这些人死心塌地,就必须让他们了解,彻底回不去了。

  他们的研究所很多资料跟设备都被人给卖了,他们即使回去,还能干什么?

  总部大佬旁边,有着一大片低矮的大楼,外面看跟厂房没有太大区别,到了里面才发现,跟外面破旧的环境不同,里面看起来非常新。

  “这里,以后就是你们工作的区域。这是航天相关技术的研究中心,主要负责载人航天等领域……”谢凯带来的,都是火箭相关的专家。

  现在只有五个人来找自己,而这五个是这批苏联专家中最有价值的。

  他自然不藏私。

  一行人到达的时候,航天研究中心到处都是堆满的箱子。

  里面码着各种资料。

  每个箱子都有编码。

  “赶紧的,按照编码往资料室搬,那谁,小心一点,那里面都是精密仪器……”褚光源亲自指挥着一帮年轻的技术人员搬运这些打包好的技术资料跟设备。

  “你们怎么来了?”褚光源看到谢凯几人,随口问道,见后面跟着几名苏联人,更是不解,“不是说三天后才会需要?这些早上才到,归置起来都需要不短的时间。”

  “诸位,这是褚光源所长,以后他直接负责你们的工作协调。”

  谢凯给双方介绍着。

  “欢迎,欢迎!大家以后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找我。”褚光源跟苏联专家们一一握手。

  眼神炙热得让苏联人都有些受不了,心中嘀咕这人是不是某些方面不同寻常。

  “我带他们看看各个实验室,先去看泵后摇摆技术研究室吧。”谢凯觉得,这个技术才是关键。

  泵后摇摆技术,是大推力发动机的敲门砖。

  只有航天强国,才知道这技术的重要性。

  重型运载火箭,不是简单地放上几台发动机,就可以起飞的。

  美国人研究的最大火箭土星5号,高度达到1106米,总重量30385吨,总推力却只有3400吨。这玩意儿,在七十年代就已经让美国人承受不起高昂的造价而封存了。

  苏联人技术领先,拥有把摇摆装置后置到火箭发动机后部,用很小的摆动就能实现推力向量变化,从而使得发动机结构更紧凑,火箭总体布局都能更优化。

  就因为有这技术,苏联最强悍的能源号,总高度60米,总重量只有2400吨,总推力却达到3200吨。

  无论是运载力,还是成本,都远低于美国的土星5号。

  谢凯清楚,哪怕是三十年后,能源号依然是全球最大运载力的火箭。

  能超越他们的,估计也就只有几十年后的中国了。

  苏联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