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一章 骑牛而去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以解决很多的现实的问题,却难以解决人的心性。

  一些道家学派的人觉得,墨家在用“天下大利才能利自己”、“自己是天下人的一部分”这种利害关系来引导泗上民众的心态,在大的方向是可以使得天下富庶,但是却会让人的内心空虚以致丧失了自己,成为了利的奴隶。

  按他们所想,修身养性是重要的。

  知道雄强,持守雌柔,愿成为天下的沟壑;知道明亮,持守暗昧,愿成为天下的山谷。

  人人都争先,独自甘愿居后,说承受天下的垢辱;人人都务实,独自甘愿守虚,不使敛藏所以处处显得有余,多如高山堆积。他立身行事,从容不迫,无为而嘲笑机巧;人人都求福,独自甘愿委曲求全,说姑且免于受罪。以深藏为根本,以俭约为纲纪,说坚硬的易于毁坏,锐利的易于挫折。常常宽容待物,从不侵削别人。

  这样的心性,怕是很难在这个人人求利的泗上被人坚守。

  泗上的风格也实在过于锐烈,只怕是过犹不及、月满而亏。

  如果只是用利天下和利自己的统一来教化民众,这要是将来这成为了天下的义,天下又有几人能够成为这种真性情的人呢?

  这种真性情的人难以产生,人人求利,即便人人富庶,似乎也不是他们想要的天下。

  他们倒是明白墨家的意思,墨家称贵族为蠹虫,意思就是说他们没有做到宽容待物,也没有做到从不侵削别人。

  而此时天下的多数人,尚且还没有修心养性的财物基础,连最基本的三患都尚未解决。

  所以要用“求利之心”,使得每个没有资格修心养性的人,去反抗旧的一切,释放出他们被礼法压抑了数百年的需求之欲。

  矫枉必过正,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天下人求利求更好的生活之心,才能让他们和墨家站在一起反抗整个旧世界。

  可做完这些之后呢?

  人人求利与天下大利,在此时是一个同义、平等、兼爱的制度,推翻等级制度和贵族分封礼法,这是一致的。

  然而等到推翻之后,又该怎么样呢?

  一个人人求利的天下,会是好的?还是坏的?亦或是混乱的?

  到时候,诸夏万民,又会是变成什么样子?

  是内敛、谦和、不累于物?

  还是张扬、狂放、求利不止?

  天下会乱?还是会治?

  如今他们和墨家走的亲近,那是因为他们觉得想要达成天下大治,需要每个人都有修心养性的物质基础,在分封制天下战乱不休、民众被贵族盘剥没有结余的情况下,不可能奢求人人修心,所以墨家的以“求利为人性自然的追求”为口号的天下先大乱后大治是他们所支持的。

  然而等到这一步走完之后,天下又该如何?

  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之心,整个天下永不停歇,永远向前走直到尽头,人人为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