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八零章 游士之沛救世端(完)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一些短期的目标是可以放在明面上了。

  只有放在明面上,才能够扩大墨家的规模和人数,才能够让墨家在墨子死后依旧团结在一个固定的目标下。

  数千人来到沛邑,看起来墨者大聚要讨论的只是这些人加入墨家的事,实则是要确定墨家的最终目的,对外喊出来墨家观点,这样才能够让这些人加入。

  墨家到底要干什么?

  其实来到这里的很多人并不知晓,甚至于一部分墨者也不清楚。

  兼爱、非攻、尚贤,都是最终的目的。

  可怎么达成“乐土”的过程,却没有说清楚。

  或者说,刨除掉“乐土”中那些流于表面的东西,天下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什么样的土地归属?什么样的制法基础?

  这是必修要明确的,也意味着一旦明确,墨家的敌人也会明白他们的敌人是谁。

  但同样,那些有志于此的人,也会蜂拥而至不畏艰难。

  取舍之间,在于适,而不在于别人。

  因为他想要在这一次墨家大聚上把问题挑明,而除了他之外,别人未必会挑明这个问题。

  很多墨者对于这一次墨家大聚的想法,认为只是源于晋楚争霸又起、中原弭兵夭折这件事后,墨家该怎么办?

  实际不然,中原弭兵夭折是适所期待的泼醒一些沉溺于幻想中的墨者的冷水;晋楚争霸又起则是墨家不再幻想之后的完美外部环境。

  这一次大聚没有那么简单。

  墨子隐约能够觉察到些什么,因为这些日子宣义部的宣传方向,看着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仔细品读总能觉得有些不对。

  他倒是没有怀疑适,只是在反思自己之前的一些想法。

  差点成功的中原弭兵,算是墨子一声兼爱非攻节用发展这一切理想最为接近实现的一次。

  只是高兴了不到半年,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适这几年提过很多次拳头和道理结合的说法,墨子回首这一切,也隐隐觉察出了一些味道。

  自己行义五十年,讲了三十年道理,见过楚王越王宋公鲁侯齐侯等等君主,守过商丘平陆开阳煮枣大小城邑。

  可到头来,自己的理念没有一个君主听,哪怕那些君主一个个都觉得自己说的有道理,也折服于自己的学问和能力。

  然而,商丘一战,武力俘获楚王,平衡中原势力,火药墨者援助守城,大国平衡保持稳定……竟然差点促成了中原弭兵这一墨子愿想了几十年的梦想。

  这不是靠和王公贵族讲道理讲出来的……宣义部没和王公贵族讲过道理,而只是和商丘的庶农工商们讲过道理。

  他的梦想从未改变,就是救世,救礼乐崩坏之后的乱世。

  救有两种办法,要么回到旧时代的一切,要么就斩旧立新,用新的符合时代的规矩取代旧的规矩,达成天下大治。

  这是墨家与儒家的根本分歧,也是双方之间斗到最后逼得黄老学派中专门分出了一支想要调和儒墨矛盾的原因。

  他既想救世,也在看到这么多天下人物聚集沛邑之后,认可了适说的“此乃救世之端”的说法。

  只是,端是起点。

  终点又在哪?不知道终点,又怎么能判断今后的路该走哪一条呢?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