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三章 新气氛_深空之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么,这种狂热的气氛,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王志远越想越觉得有趣。.

  他虽然是新人类中最普通的一员,但是比较喜欢独立思考。他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追溯到最初的时候。

  或许在月球基地里实施诺亚计划的那一段时间,就有了一些苗头。

  那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拼命地工作,仅仅是为了理想,为了心目中的星辰大海。那些亚非拉的同志,一听说要踏入星空,疯狂地不要不要的。

  有些人是知道内情的,他们拼命工作,是为了逃命。但许多人根本不知道具体情况,他们完全是靠着一番理想与热血在拼搏,在战斗!

  再接下来,在诺亚号启程后,这种狂热的氛围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愈发浓厚。

  新政府成立,发起大工程建设,野狼设计局与特斯拉研究所率先掀起一股科技研究的浪潮。他们互相竞争、互相对抗,也一定程度影响了普通民众。

  诺亚号中,普通民众和大科学家们的距离是很近的,毕竟总共也就这么点地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人家技术大牛早出晚归,都这么拼,一个普通人凭什么不拼?

  是的,这时候人们已经有些习惯高强度的工作了。

  再接下来,火星病毒事件与第三次革命的工业号角的吹响,正式让这种狂热的气氛形成了实质,带动了所有人。

  丁一东、菲利克斯、伊万诺维奇……这一个个的,或是大工程师,或是大科学家,他们性格迥异,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待工作极度热忱而富有激情。

  这些榜样,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晚上十点钟回家。走廊上,电梯间,食堂里,到处都能听到他们的咆哮与争执。

  这种咆哮不是吵架,而是在争辩,因为科研意见的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

  这种上层阶级的热情直接带动了大量的中层干部。

  中层的科学家、工程师每天受到上层的影响,一个个也疯狂了起来,这种行为反而又带动了基层大众……

  王志远皱着眉头,这种现象是有科学依据的,在心理学中,称为“模仿律”。

  法国的社会学家塔尔德最早对模仿进行研究,他认为,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

  而且,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蔓延。

  这是社会心理学,诺亚号上的这种情况,和“模仿”差不多,全民都在模仿上层,而且一旦开始,就根本停不下来。

  于是,全民工作狂的时代就这样神奇地到来了……

  “新人类,厉害!于易峰,厉害!”王志远分析了这么多,感觉自己的想法应该离真相比较接近了,心里由衷地只剩下敬佩。

  “于易峰果然是上帝之子啊……如果不是政府严令禁止,估计还真的会形成什么宗教……”

  他感受着内心深处的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