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六章 第二次筛选_深空之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他们早就知道了!或许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找一个友善一点的星际文明咨询一下。唉,播种者文明为什么不愿意告诉我们呢……”

  “好了好了,不要去埋怨播种者……”

  第二种说法,对人类来说是极度有利的,因为人类的完美素多啊。

  和第一种相比较,简直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从心理上,人们更加喜欢第二种说法。

  当然还有第三个猜想,完美素和“智力壁垒”有关系,所以它才显得如此昂贵。

  这种说法,是第二种猜想的延伸。

  从目前的科技水准看,想要提升文明个体的智力,似乎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人类,或许可以凭空造一个细胞,但是……无法提升自己的智力。”

  “用技术手段,譬如说大脑芯片,只能提升某方面的能力,但想大规模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无异于痴人说梦……至少我们的技术远远不行!”

  “除非我们能完全地理解大脑的运行机制。”

  “这种困难,或许不仅仅是对于我们,还对于其他的,本身种族值不高的文明。如果一个文明长期发展下,碰到了自己智力的天花板,又无法改善自己的智力,那么,他们应该怎么办呢?”

  “他们该如何克服?”

  “或许……应该问我们自己,我们应该这样克服的智力天花板?”一位科学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智力当然是有天花板的,人类的平均智力也就100,有许多不能理解的东西。

  良好的教育以及长期有效的逻辑锻炼,确实能够提升人类的智力。譬如说刻苦努力的大学生,通过长期思维训练,智力能够上升到120左右,但这种后天提升依旧有限,不可能到达180,200。

  120的智力,可以接受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之类的常规课程,遇到拓扑学、抽象代数、偏微分等学科,就变得相当有难度,需要非常长久的思考。

  而随着各种科技的深入发展,简单的东西已经被挖掘地差不多了,拓展难度直线上升,也越来越依靠天才推动。

  当牛顿时期,顶尖的数学,也就是微积分,顶尖物理学是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对于这些课程,普通人通过学习勉强可以及格,智力堪堪够。

  到了现在呢?任何一门尖端数学,已经不是普通人能够理解的了。普通人如此,对于天才来说也是如此,他们依旧有不能理解的东西,只不过他们的极限更高。

  信息在爆炸,但是,科技的发展正在延缓……

  总归有一天,就连天才也难以理解更高层次的科学时,这个文明,就触碰到了自己的智力天花板。

  “怎么解决?”

  “就连天才也不行的时候!”

  人们深深感到了其中的困惑。

  一次又一次的筛选,并不是某个至高的存在设定的,而是一种自然规律。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