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8章 土皇帝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些压力,这小子不会用心尽力。

  先让这小子干去,若是实在不行,到时再从内库给他再拔钱就是了,总不可能让这小子自己垫钱的,虽然李世民觉得秦琅也不可能这样干。

  “太史令观察天象,就今年可能会是个灾年。”李世民神情变的严肃起来,太史令是精通天文的官员,他们的研究很特别,但历朝皇帝都不会轻视他们的话。

  既然太史令说今年会是个灾年,那么便极可能不会错。

  “去秋从漠北起来的这股寒流,太史令说可能会持续两到三年时间才会消散。”

  秦琅也不由的暗暗心惊,两到三年,虽然不是直接进入小冰河时期,但这种两三年时间的一个寒流也是相当可怕的。

  夏天依然会炎热,但秋天会来的更早,冬天会更冷,春寒也持续更久。

  这意味着庄稼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秋播的粮食,会影响极大,就算是春播也要推迟延后。

  李世民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

  “只能指望夏粮了,大半个北方都将受此影响,粮食又将成为大问题。”

  而北方恰是朝廷统治的根基,超过七成的人口都在长江以北地区。大唐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分别是关中、河南,然后是河东,接着是淮南、河北,蜀中。

  后世的几大粮仓,如苏常,湖广,其实现在开发一般,苏常一带还好些,而湖广一带则仅有长江两岸还算开发了,可大别山等地都还是大量土蛮占据着的。

  后世江西湖南这些地方更不用说了,眼下还是汉蛮共治时代,至于说云南贵州,那根本就是朝廷无法直辖正管的地方,连岭南两广都比不了。

  所以说,先前朝廷划分道治,开始就是把整个长江以南到五岭,数千里之地就划为了一个江南道,然后把五岭以南之地,划为了一个岭南道。

  从这就可以看出这些地方的实际情况了。

  “陛下,这两三年会很难度过,必须得加强南方了,得想办法扩大南方的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南方的粮食产量,否则,撑不过去。”

  秦琅向皇帝提出了一个真诚的建议。

  “南方酷热,且多水患疫情。”李世民摇着头头痛道,从先秦到隋唐,其实中原王朝的核心都是在北方。

  东晋南渡,这才带动了江南的开发,可也开发有限。

  在如今的朝廷眼里,南方虽大,但整个南方也比不过北方一个道。

  南方不仅天气热,让北方人不适应,而且南方多山多水,水患也频发,再加上疫病多,所以向来是北人畏惧之地。

  再加上南方还有大量的蛮夷部落等开化不开化的,更增添了南方的复杂性。

  哪怕是农耕技术这块,南方也是落后北方很多的。

  想从南方要粮食,谈何容易啊。

  就如后世的重要粮仓湖广江汉平原,在现在却没有粮仓一说,这地方水患严重,十年九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